《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厘米的认识》是我在开学第一周里的教学内容,课后,我认真进行了反思。具体如下:
第一、本节课的导入还不错。
在上《厘米的认识》时,我曾考虑过三种导入的方法:
一是按书上的情境导入。
上新课之前老师要请小朋友们做一件事情,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度量工具量一量课桌的桌面有多长。
学生测量。(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测量方法,可能有的用尺量,有的用“拃“量,有的用数学书量,有的用铅笔量,还有的用文具盒)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导入新课。
二、是直接以问题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孙老师手上的纸有多长吗?用什么方法就知道呢?学生说用尺子,那怎样从尺子上知道老师手上的纸条有多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是教师把11厘米长和10厘米长的纸条,分别横着和竖着贴在小黑板上,举起来让学生观察看哪根纸条长哪根纸条短。学生一般会认为横着的纸条长,这时教师可提问: “怎样才能知道究竟这两根纸条哪根长呢?”从而引出课题。
在选择导入时,经过比较后,我在上课时用了第二种导入,通过设疑导入新课,我觉得效果还可以。
第二、本节课的练习设计不错。
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两个练习:
1、实践活动。
(1)找一找,你身上的尺子在哪里?
启发:一手掌长、一手掌宽、一拃等等
手掌宽____厘米 1拃(zhǎ)长____厘米
(一拃就是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因为每个同学手掌宽度和一拃长度不尽相同,只取整厘米即可。)
(2)用你身上的尺子量一量,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通过设计这道题,让学生学会了用身体上的尺寸量物体的长度,并学会了估算长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通过量长度不仅可以知道物体有多长,而且还有其它作用。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猜一猜这是什么图形?你是怎样验证的?
通过验证后,学生发现当两个图形相似,当不能用眼睛判断时,还可以通过量一量来判断,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最大的败笔是在介绍尺子时,由于自己没有很好的对学生说的尺上的图案进行总结,以至学生说了许多非本质的东西,浪费了一些时间,所以后面的练习都没有时间做了。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相关的教案: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2015-04-29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反思2015-04-29
-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9
-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8
- 2005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5
-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反思2015-04-25
- 《年月日》教学反思2015-04-22
- 《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2015-04-22
-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反2015-04-21
- 高一数学教学反思2015-04-17
- 一节初一数学课的教学反思2015-04-14
- 数学教学反思2015-04-14
- 《相遇求路程应用题》教学反思2015-04-13
- 让未知数“多样化”——填未知数教学2015-04-13
-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015-04-13
- 《分一分(一)》一课的教学反思2015-04-13
- 数学教学反思22015-04-12
-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2015-04-12
- 初中几何教学反思2015-04-11
- 《垂直》的教学反思2015-04-09
- 《直线、射线、角的认识》教学反思2015-04-09
- 寻找有效的课堂交流——《认识人民币2015-04-09
- 《分一分(一)》教学反思2015-04-08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2015-04-06
- 上一篇:《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 下一篇:《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