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其意义是很大的。特别是一年级的课程,经常要学生进行小组的讨论。但对于刚刚入学的小朋友而言又是那么的困难,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实践中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只有形式上的小组活动,没有实质的合作;只听或看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等。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缺乏合作学习的足够培训,不知道怎样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管理好自己的合作学习。所以现在的合作学习还有很大的缺陷。
(一) 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
(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在小组活动中还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这种情况比班级授课制更为严重。班级教学中学生都面向讲台,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听课;而小组学习中,学生围桌而坐,教师不容易发现学生开小差。
(三)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
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自私、独立,所以造成了这种现象。
(四)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分组活动
我听过的合作学习课,大部分是6人一组,每个班8~9组(因受条件的限制即分组比不分组占的空间大),个别情况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来上课。这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一般来讲,班级人数在50人以下,比较容易分组且易于管理;人数过多,不好分组也不好管理。另外,大部分学校是按班级固定教室,这就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很多不便,因为有很多课不需要小组合作学习,一个班级的桌椅在课间休息的几分钟里重新布置是不现实的。
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是新课程里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有待于我们老师在实践中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不仅仅是要有理论的支持,更要有实际的操作。
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相关的教案:
- 数学复习课合作学习案例及反思2015-04-14
- 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乐学”(小学2015-04-04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六法2015-04-02
- 对初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若干问题2015-03-24
-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案例与评析2015-03-21
- 对当前“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2015-03-03
- 关于合作学习2015-02-12
-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与困惑2015-02-10
- 小组合作学习2014-12-05
- 也谈小组合作学习2014-10-23
- 一年级数学小组教学反思2014-09-02
-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014-05-05
- 关于合作学习的反思2014-02-17
-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2013-08-12
- 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乐学”2013-01-24
- 合作学习 ——《万以内数的认识》2013-01-06
-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教学的体2012-12-14
-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反思2012-10-21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9的分成》2012-10-21
- 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期终考试后的教学2012-09-29
- 一年级数学“加倍与一半”教学反思2012-07-13
- 上一篇:数学课离不开恰当的取材
- 下一篇:创设多元情境,发展多元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