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苹果落地

时间:2015-02-26 12:01来源:乐学点击:字体:[ ]

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生字,读写"自言自语"等11个词语,会用"思考" "吸引力"说话。
    2.会照样子用"为什么"提问题,会读经过改编的课文句子。
    3.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感受牛顿从非常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初步养成敢于提问的习惯。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审题,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质疑,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导语 :小朋友们都爱吃苹果,可是,你们看见过苹果长在树上的样子吗?  (出示投影:一棵结满红苹果的苹果树。)树上的苹果要是不摘,等熟透了会怎么样呢?  (生: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
    2.出示课题:2l  。
二、初读课文,教学生字新词。
    1.听录音,思考:课文写的是谁的故事? 
    2.出示牛顿图像,师简介牛顿。
    3.学生自学课文。
    要求:(1)轻声朗读,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
    (2)读正确,读通句子。
    (3)思考: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回答以上思考题(写大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
    (2)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音、形、义同时进行)
    a.指名读。
    b.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音、形、义。   
    c.齐读。
    5.指名逐节朗读课文。
三、质疑。
四、布置作业 。
    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要点
    细读全文,理解课文内容,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读,思考:为什么说"牛顿从小爱动脑筋"?  (因为他遇到问题总要问个为什么)
    2.牛顿遇到问题总要问个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爱动脑筋)
    牛顿怎样爱动脑筋呢?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个故事?
三、学习2-5自然段。  
    1.自学课文。
    思考:(1删出牛顿心里想的和自言白语的话,再连起来读读。
    (2)牛顿从什么现象中发现了什么?
    (3)你觉得牛顿是怎样一个人?
    (师巡回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检查思考题(1):
    (1)先检查学生有否划对,再指名读牛顿心里想和自言自语的话。
    (2)出示课后习题3,照样子练习用"为什么"提问。
    ①指名读题。
    ②生独立完成,师巡回指导:
    ③集体订正。
    检查思考题(2):
    ①指名回答思考题(2)。  (牛顿从这一现象中发现了地球有吸引力)
    ②用"吸引力"练习说一句话。
    检查思考题(3):
    ①指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活回答思考题(3)。
    ②同桌相互练习说话,说说牛顿是一个怎样的人?
    3.用幻灯或小黑板出示第4自然段:
    齐读后提问:
    (1)"这个问题"指的是什么问题?
    (2)"思考"的意思是什么?用"思考"练习说话。
    (3)牛顿发现地球有吸引力,是因为什么?  (认真思考专心研究)
    4.齐读最后自然段。   
    (1)根据"牛顿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这个内容练习提问(牛顿为什么会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以上问题,并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
    (3)什么叫"普通现象"?日常生活中哪些是普通现象?
    (4)牛顿能从非常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说明什么?
    5.小结。
    牛顿这种爱动脑筋,善于思考的习惯很值得我们学习。老师希望你们不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也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四、课堂教学质疑。
五、布置作业 。
    完成课堂作业 本中的有关练习。
                        第三课时    
要点
   指导朗读,练习说话,听写生字、词,完成有关作业 。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新词。
    2.用"吸引力"、  "思考"口头造句。
    3.根据课文内容用"为什么"提问。
二、指导朗读。
    1.师范读。
    2.指名朗读。
    3.分组逐节轮读。
三、练习说话。
    根据2-4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出来(要求:正确、流畅)。
    1.人人准备,自由练习。
    2.指名上台说话。
四、读读下面的句子。
    1.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到地上是很普通的现象。
    2.牛顿能从非常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进行研究,有所发现,真了不起。
五、课堂练习。
    1.扩词。
    总(    )(    )    吸(    )(    )
    思(    )(    )    考(    )(    )
名(    )(    )    世(    )(    )
  2.根据下面的内容,练习用"为什么"提问。
    (1)飞机在天上飞。
    (2)冬天会下雪。
    (3)小华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牛顿从小(    )。他从(    )这一现象中发现(    ),他能从(    )中提出问题,进行
  (    ),最后成了(    )。
附板书:    
   苹        从小爱动脑筋                成
                                         了
   果        (遇到问题总问个为什么      世

   落                                    著
                                         名
   地                                    的
发现地球有吸引力            科
 (牛顿)    (认真思考,专心研究)      学
                                         家   

    苹果落地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苹果落地相关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