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芳的上午》 反思
教学片段:
1、认识快几时。
(1) 当一当:学生说几时、几时半,教师在钟面模型上拨出相应的时间,请学生当裁判说说老师拨的对不对?
(2)议一议:当学生说出一个几时时,教师故意将它拨成快几时,请学生 判断老师拨的对不对?
学生: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这是预料中的事。让学生展开辩论,在交流、讨论中初步知道几时和快几时的区别。
(3)辨一辨:教师拨出一些几时和快几时的时间,请学生进行辨认。
学生:在多次辨别中,能明确区分几时和快几时。
(4)拨一拨:同桌一人说时间,另一人在钟面上拨出时间。
2、认识几时刚过。
教学过程与认识快几时相同(略)
3、黑板上出示书本P92页“小芳的上午”生活情境图。
(1)请学生说说钟面上是几时,小芳在干什么?
学生:每位学生从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钟面,说说它是几时,想一想是怎样看的。小组成员交流看时间的方法。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充当小教师的角色,上台介绍方法。
(2)分类并整理黑板上的4个钟面。
学生:学生到黑板前整理钟面,并说说整理的方法。
(3)小结:认识快几时、几时刚过的方法。
学生:通过整理、观察、讨论发现:分针指向12的左边一点,时针接近几时就是快几时了,分针指向12的右边一点,时针几时过去一点就是几时刚过。
(4)联系实际请学生说说钟面上的这几个时间,通常在干什么?
学生:通过交流,再次明白,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地利用时间。
分析:
对“快几时、几时刚过”这类时间我们在生活中基本上都是很准确的表示,如7:55、8:05等,很少用快8时、8时刚过来表示。成人尚且没有这种用“快几时、几时刚过”来表示时间的意识,更何况是一年级的小朋友!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几乎没有“快几时、几时刚过”这种概念,因此教学设计中尽可能的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利用上节课学习的几时和几时半来学习本节课内容。通过“当、议、辩、拨”这四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积极思考区分几时和几时刚过、快几时从而掌握本节课重点。实践证明,这种设计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小芳的上午》 反思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小芳的上午》 反思相关的教案: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2015-04-29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反思2015-04-29
-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9
- 数学教学课改反思——如何吸引住学生2015-04-29
- 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探索的反思2015-04-29
-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2015-04-28
-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8
- 寓教于乐 培养数感——《11—20各数2015-04-27
- 猜想、操作、反思―――“互相垂直”2015-04-27
-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4-25
-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圆的周长2015-04-25
-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孩子--《圆形2015-04-25
- 2005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5
-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反思2015-04-25
- 用新理念指导教学实践的反思2015-04-24
- 〈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反思2015-04-24
-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和反思2015-04-23
-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体会与反思2015-04-23
- 《加和减》案例与反思2015-04-22
- 《年月日》教学反思2015-04-22
- 《实际测量》的教后反思2015-04-22
- 《年月日》案例与反思2015-04-22
- 《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2015-04-22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4-21
- 上一篇:《有几辆车》教学反思
- 下一篇: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