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中彩那天|人教版
一、以题生疑
语文学科的性质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加强情感体验,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课题导入 后,同学生交流一下:“中彩是什么意思?你见过的中彩者什么样?”(生活)“文中谁中彩啦?他是什么样?”(课文)通过课前这样的联系,明显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地进入议疑、解疑的学习氛围之中。
[意图:由生活导入 ,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构建大语文观的意识。]
二、以文议疑
将生活里中彩者的“欢天喜地”与书中父亲的“神情严肃”相对比,很快就能发现中奖后的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那这个难题到底是什么?读读文章,找找原因。
[意图:]由矛盾直接切入文章的中心,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自主地研究学习。
三、小组合作解疑
1.读一读。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意图]:通过朗读,把握脉络,突出重点,使学生能以第六自然段中的“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作为理解的着力点,联系上下文感知。
2.想一想,画一画。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想一想,文中前后哪些对比体现了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并用不同的符号把有关语句标出来。
通过文章的前后对比,学生们不难发现父亲面临着许多矛盾:生活的拮据与意外的中奖对比;梦寐以求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与中奖后拥有奔驰车对比;帮同事买到了中奖的彩票与同事已忘记相对比;自己家里的贫穷与库伯家里的有钱相对比;归还彩票得到的精神财富与这一生拥有物质财富而心理上的惴惴不安相对比。就是这些矛盾使父亲在中彩后无法喜悦,面临道德上的难题。
[意图]:通过着力点的上挂下连,找出矛盾之处,体会父亲的心情,为下一步体会父亲的美好品质做好辅垫。
3.读一读。学生在文章当中找到有关的语句后,通过交流、讨论,自然就会明白父亲的道德难题是什么。然后全班讨论、交流,并进一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评价,联系上下文体会父亲的美好品质。
[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重点在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上,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读,有机会评,将评价的重点放在是否读出了这些矛盾,是否体会到了父亲的心情。
四、课外延伸,深化主旨
本课第一自然段中的“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文眼。在理解此处时,不仅要结合本课父亲的表现,还要通过向课外、社会的延伸,扩展思路,力图通过课本中的人物,通过生活中的实事,来帮助学生理解诚实、有信用是可贵的精神品质,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意图]:再一次向课外延伸,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在生活中学习。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五、作业
回家以后,搜集有关财富的名言。
[意图]:帮助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同时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9 中彩那天|人教版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19 中彩那天|人教版相关的教案:
- 人教版课标本第六册《路旁的橡树》教2015-06-09
-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好汉查理》2015-06-06
- 人教版第五册《灰雀》教学案例2015-06-06
- 可贵的沉默(人教版教学设计)2015-06-05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学期阅读练习:翠2015-06-04
- 2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人教版三2015-06-03
- 人教版第六册全册教案4 珍珠泉2015-06-03
- 语文园地三(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2015-06-02
- 人教版语文第5册第5单元19 赵州桥教2015-06-01
- 《小摄影师》课堂实录(人教版三年级2015-05-31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语2015-05-31
-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人教版三下2015-05-31
- 25太阳是大家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2015-05-26
-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29 古诗两2015-05-26
- 人教版三下《语文园地二》习作指导2015-05-21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导学案2015-05-20
- 12*想别人没想到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三2015-05-20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设计2015-05-19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25 太2015-05-19
- 碧水青山也“动”情——抓动词学古诗2015-05-18
-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语文园地二2015-05-18
- 人教版第六册《语文园地二》口语交际2015-05-13
- 花钟(人教版第五册语文13课)2015-05-05
- 人教版第六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2015-04-28
- 上一篇:19 中彩那天(2)|人教版
- 下一篇:第23课《王二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