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作文在的化“俗”为“新”
“文章切忌随人后”,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求新求变。这是古往今来的共同要求。我们谆谆告诫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富有时代气息的人,事,物,景,写人所未写,不要老发“陈论”,抒“旧情””,但是,“四周高墙隔绝”的环境决定了中学生不可能有更多的空间去捕捉更多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人,事,物,景。相同的人生经历及大致相似的人生阅历,也决定了学生不可能有过多的牺牲独特的人生感受。所以让初中生作文,常能见表现人物“助人为乐”就写帮忙推车,扶盲人过马路,送小妹回家等使用频率高的材料,写出一些令人看了生厌的文章。那么,如何在写作中化俗为新,推陈出新,从而提高作文成绩呢?
一,题材新颖
古人云“良桐方能斫美琴”,如果材料陈旧,缺乏新颖,势必令人看了乏味。
所谓文章的题材新颖,是指新的人,新的事,新的情况,新的创造,新的经验,新的思想以及新的风尚,新的观点,新的认识等。
题材的新颖,本身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材料本身的“新”,即前面所指的新人,新事,新思想等。二是指作者在运用这结材料地能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材料,发掘材料,表现材料。要选择新颖的材料,首先,要求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独具“慧眼”,有伯乐相马之才,并能迅速地将材料表现出来。其次,让学生一定要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众多的表现角度中选择出一个新奇的表现角度,给一些本来并不新鲜的材料赋予新的生命。同学们看惯了反映学校,家庭题材的作文,接触面比较窄,所以有时即使有新人,新事,新思想也难于抓住。这就需要指导学生多调动自己的感官,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觉。题材上的突破,创新还要具有一定的想象力,联想能力,利用现有知识去幻想未来世界。还可以对本来平凡的事件加以深入思考,变换角度写出自己对人情世态的新认识等等。如有一篇学生作文《假如我只有十天可活》从题目来看令人瞠目结舌,小作者是不是要轻生呢?生命对人只有一次,是应倍加珍惜的,尤其是对青少年而言未来是十分美好的,也是非常漫长的。作者恰恰敢于突破常规思维,突破描写现实的束缚,大胆想象,以全新的幻想,给读者展示他的人生理想的追求。忏悔,游历,大吃一顿,同文学天才,吹口哨,目睹本世界十大灾难,冥想,自制自我,开演唱会,与朋友谈心等等,期间有宏伟的愿望,也有锁屑的小事,有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也有哲理式的思索,反映了当代中学生知识的广博,兴趣的广泛及内心世界的复杂和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感受。
二,见解新鲜
所谓见解新鲜就是要求作者能够标新立异,见他人之所未见,发他人之所未发。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创造,要想创造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常常广博的知识打基础,但知识并不等于创新思维,知识转化为创新思维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常常需要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人们常说“反弹琵琶,自成曲调”,这其实是运用逆向思维获得的一种新认识。
世上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但事实上人们总是习惯于认识此一面,而忽视彼一面的探索。如果我们反常意而思之,去探索另一面,就会有新颖独到的发现。如“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个论断,本来含有贬义,是指责那些见异思迁,朝三暮四之人的,有一位同学敢于从相反的方向质疑:“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对吗?人类不就是因为不满足才不断攀登而进步的吗?于是,提出自己新的见解:应当把目光投向高山。再比如人们常说的“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习惯上的认识是掼不良环境对人的消极影响;采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得出结论“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就可以用来写如何抵制不良环境的消极影响,表现出一尘不染的自律的精神。再如“班门弄斧”,众所周知是用来批语那些缺乏自知的人;如果要写“要敢于向权威挑战”这样文章的话,大可提出这论断“弄斧就要到班门”,生气十足,冲劲十足。还有什么“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批评得过且过无聊混天的人,反向立意,便可表达“在其位说要谋其政”思想。要想使学生的观点鲜明且新颖独到,不妨从现在开始,注意加强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
三,视角翻新
在一些娱乐节目中,不少主持人尝试着进行“角色”反串,往往使节目更加情趣盎然。如果写同样的一件事,变换一下视角。或以儿童的口吻入笔,或从老年人的视角切入等等,由此所带来的情趣肯定不一样。如有一篇作文《城里人真怪》,就是从山里孩子的视角写出了对城里人和城中事的种种困惑,反映出城乡人生存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巨大反差,储蓄地批评了城市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风气问题,构思巧妙,手法独特,以人深思。写作视角上的创新在说明文中更能被广泛采用。如学生写的《青蛙的自述》,《老鼠的自白》等文章用拟人的手法,使枯燥的说明变得生动有趣。读起来饶有情趣。在平常的作文训练中,要引导学生大胆翻新出奇。如在定“自我介绍”的文章中,可以用“家长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来构思文章,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会与众不同了。
四,语言清新
任何典型的材料,深刻的思想,精巧的构思,最后都必须借助语言这个工具,才能把它们表现出来。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文章的主题就如人的“灵魂”,材料好比人的“血肉”,结构就像人的“骨骼”,语言就恰似人的“细胞”。这个比喻很能说明语言的特点和很重要性,因为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而语言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离开语言,一切都是空的。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二者密不可分,没有清晰,严密的思维,就没有明白,畅通的语言;反之,没有准确,生动的语言,也就没有敏锐丰富的思维。因此,写作训练必须支持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并举,还应以积极因素的思维训练带动语言训练,又在语言训练中检查思维训练。在运用语言写作时,应当做到“(一)言之有形。即语言要形象化,因为形象既能传情,也能寓理。(二)言之有情。语言的感情色彩是语言功能的重要因素任何人写文章都要注意以挥语言感情色彩的作用,做到以情感人。(三)言之有理。写作中应力争做到言简而意赅,用平常的语言写出不平常的思想。(四)言之有趣。语言的趣味性,是增强语言效果的一零点重要方面,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可引人入胜。耐人寻味。要使文章的的形成清新,自然,明快的风格,使人读完有如赏一幅画,听一支歌般惬意,就必须做一个“心灵美”的人,张开身上每一个触角用心去体味生活,用真情写美文。要注意多角度结合,细致入微地刻画,要融情于景,景中含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只有融情于景,景中含情,才能使文字充满灵气与神韵。
培养,训练语言的表现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长时间乃至一辈子修炼的,这就要求学生多读多练,在实践中摸索方法,以求进取。
要做到作文中化“俗”为“新”,还包括许多方面如体裁的翻新,风格的别致,想象的奇特等等,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其实,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并不难,只要训练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尝试,在写法上不断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同样能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来。
谈谈作文在的化“俗”为“新”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谈谈作文在的化“俗”为“新”相关的教案:
- 教师下水作文--我们现在怎样做老师2015-05-13
- 教师下水作文-聆听他们的声音2015-05-13
- 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2015-04-06
- 给学生保持“平庸”的权力——略谈作2015-04-02
- 利用电教媒体 激活作文教学2015-04-01
- 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合作教学策略2015-03-26
- 搞好话题作文的“四化”建设2015-03-25
- 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2015-03-24
- 让“记实作文”返真归实——初中阶段2015-03-15
- 激发学生的“自觉需要”,提高作文的2015-03-14
- 关于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2015-03-10
- 发掘、索取、示范——农村初中作文教2015-03-08
- 试论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作文教学2015-03-08
- 作文教学设计的系列化和课型的多样化2015-03-07
- 作文能教吗2015-03-06
- 导演说戏给我的启示——略谈作文教学2015-03-04
- 谈谈语文教学中心理教育渗透的几点作2015-03-02
- 巧用方言进行作文训练2015-02-28
- 新课改下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2015-02-28
- 引导学生作文个性化2015-02-26
- 作文层递式教学初探2015-01-26
- 半壁江山巧打造——《趣味作文系列》2015-01-26
- 作文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2015-01-21
- 浅谈作文教学的评语艺术2015-01-12
- 上一篇: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 下一篇: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