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尝试
彭俊海
关键词: 学生 自主学习 意识 培养
内容提要: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获得个人的情感体验和认识;给予学生探讨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馈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语文教学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建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通过特定的情景,使问题与学生的经验产生联系,“同化与顺应”新知识,改组或重建认知结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通过简洁的导语 ,创设一个与学生学习相关的特定情景,让学生进入一个特定的学习氛围,使问题与学生的经验产生联系,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第一步。比如在教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语 :读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的人,都说怎一个“美”字了得!今天我们要学习先生的《荷塘月色》,请大家看看这篇散文写得最美的是哪几段,是通过什么手段来表现美的,作者描写的“美”是为了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一个导语 就为学生学习创设了一个学习《荷塘月色》的情景,提供了与学生的经验产生联系的问题:这篇散文写得最美的是哪几段?是通过什么手段来表现美的,作者描写的“美”是为了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排列,便于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反过来,这种兴趣又会激励学生去主动探索。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就认为:兴趣可以转化为学生的主动精神,津津有味地学习的东西,能够很快地学会和巩固地掌握。所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第一步。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获得个人的情感体验和认识
建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的作用在于当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作为引导者、促进者,就是要教给学生探索或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比如引导学生探究“《荷塘月色》是通过什么手段表现美的”这一问题时,我作了如下引导:朱自清先生写散文,善于像画家那样,用“精镂细刻”的笔触,绘制出一幅幅精美动人、意味隽永的人生画面。这种“精镂细刻”在本文中,一方面表现为精妙的比喻,如描写月光沐浴下的荷叶、荷花,连用两个比喻“似牛乳”、“似轻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月光下的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态;另一方面表现为动词选择的匠心上,如第四段的“点缀”、“挨” ;形容词的叠用上,大量叠词的运用,使文章写景豁人耳目,抒情沁人心脾,行文轻缓舒徐,读来节奏鲜明。这些同学们在探究、研读的时候可得认真推敲。这里的提示性语言,一方面给学生自主探索指明了方向,教给了方法,使得他们的自主探索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教给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程序性知识: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围绕问题选择搜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搜集、分析和处理所需的信息→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当学生把这一过程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之后,学生就具备了自主探索,获得个人的情感体验和认识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坚实基础。
三.给学生创造探讨交流的机会
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广泛联系个人已有知识和个体生活经验之后生成的,每个学生的探究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感悟和发现。这就使合作学习、相互探讨、共同提高成为可能。同时,建构主义课程理论也认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共享群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的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和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环节。因此,在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和认识的时候,教师及时组织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探索成果,让他们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互动之中,交换解读文本的不同体验和方法,交流解读文本所获得的信息和启示,享受群体智慧的快乐,拓展个体视野,获得成功的体验。比如就“《荷塘月色》是通过什么手段表现美的”这个问题,学生就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鉴赏,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个人的体会。通过交流,他们的体会就得到补充和拓展,学生自主学习所得也由狭隘走向广阔。这将引导学生主动地、自觉利用各种资源来促进自己的学习。
四.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馈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总结,总结自己达成目标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有利于学生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心态等,有利于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较强的自我监控能力,有助于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良好的学习效果反过来又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元学习理论认为:人是积极主动的有机体,人能够计划未来,监视现在,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因此,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馈,在总结反馈中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监控、调节能力,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理性学习、主动学习。
总结、反馈过程如图所示:
↓ 否
否 ↓是
↓ 否
↓是
↓ 否
↓是
↓ 否
↓是
再次总结,结束学习
以上所谈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意识培养的一点尝试。这四点分别构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也共同构成学生自主意识培养的一个完整过程。只要在教学实践中持之以恒,效果是良好的。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尝试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尝试相关的教案:
-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2015-04-09
- 让科技走进课堂,让学生理解科学——2015-04-06
-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2015-04-03
- 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2015-04-03
- 试谈培养学生写作兴趣2015-04-01
- 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2015-03-27
- 中学语文分组教学尝试2015-03-16
- 我对语文课堂自主学习的实践和思索2015-03-11
-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2015-03-02
-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致力培2015-02-03
- 作业 改革的几点尝试2015-01-22
- 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2015-01-19
- 语文新课堂应培养学生的5种精神2015-01-17
- 浅谈“培养学生提问意识”2015-01-07
- 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尝2015-01-07
- 培养学生管理情绪能力之我见2015-01-03
- 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2014-12-24
- 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拐杖2014-12-19
- 语文教学中“教学民主化”的尝试研究2014-12-15
- 发挥课堂的导向作用,培养学生学习语2014-09-26
-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014-08-12
- 新课标下激发学习语文兴趣的几点尝试2014-06-27
-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2014-06-18
- 浅谈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2014-03-21
- 上一篇:如何解答限字答题
- 下一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