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生活教数学
“一切数学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生活的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每个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都为数学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但由于每个儿童生活的背景不同, 他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开放题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有利于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探索, 使每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比如,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 一课时, 教师在练习中提出怎样付一元钱的公交车费?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 有的说付1 元, 有的说付2 个5 角, 还有的付10 个一角, 也有说付5 个2角等等。在开放的运用中, 发展了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搞清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再如, 生活中的“ 租车问题” 、“ 打折问题” 都是学生感兴趣而又熟悉的数学问题, 通过这些开放题的教学, 克服了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符合新世纪的人才培养精神。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这是数学学习的意义所在。《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实践活动与综合运用”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 要求我们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数学规律, 并根据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实现了数学与生活的有效沟通。它打破了以往的学习模式, 通过让学生动口说、动脑想、动手操作, 协调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人人可参与, 个个可操作, 可自主探索, 也可小组合作。由于学生有了一个属于自己参与和合作的平台, 所以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如《有趣的拼搭》一课, 先让学生在“推推滚滚” 、“堆堆搭搭” 的游戏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的本质特征, 再通过“ 搭搭数数” 的游戏, 让学生用这四种几何形体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各种图形, 寓教于乐。这样, 在动手实践中, 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情趣。
和贴近生活教数学相关的教案: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反思2015-04-29
-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9
- 数学教学课改反思——如何吸引住学生2015-04-29
- 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探索的反思2015-04-29
- 数学教学与发散思维2015-04-28
- 数学是什么?2015-04-28
-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8
- 新课标下的数学活动2015-04-28
- 对于学生数学成绩评定的几点思考2015-04-28
- 充满阳光的数学课堂2015-04-27
- 跳出自己教数学2015-04-27
- 2005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5
- 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2015-04-25
- 在活动中做数学2015-04-23
- 《认识人民币》在活动中做数学2015-04-21
- 五、掌握小学数学的整体结构,沟通各2015-04-20
- 高一数学教学反思2015-04-17
- 《数学广角》课堂实录与反思2015-04-17
- 我的数学教学改革实验2015-04-17
- 一节初一数学课的教学反思2015-04-14
- 高一新生如何学好数学2015-04-14
-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新探2015-04-14
- 数学复习课合作学习案例及反思2015-04-14
- 数学教学反思2015-04-14
- 上一篇: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教学反思
- 下一篇:《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