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6、7的认识》教学反思
有一次,我在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6、7的认识”中,通过“数”主体图内的事物、点子图逐步抽像出“6”和“7”,然后要求学生用小棒来摆一摆,深化对6、7的认识。开始,我认为他们只会从学具盒中拿出6、7根小棒,放在桌上。
课中,当学生拿出小棒表示“6”和“7”时,他们大脑中鲜活的奇思妙想让我一次次惊叹!
你们看:
1.用6根小棒摆出的图形。
休 田 旧 心 目
2.用7根小棒摆出的图形。
这就是6岁儿童的杰作!
低年级学生身上仍留有幼儿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探索外界事物充满了强烈好奇心。在这种好奇心的驱动下,常常会有与众不同的新发现,并以一种兴奋的情绪和执着的追求,投入到探索数学奥秘的学习活动之中。这种在活动之中涌动着的积极情绪和追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就是创新。为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加倍呵护小学生的这种情感和态度,而不要认为这与数学无关,就不发展。应该让小学生长久保持这种积极探索的心向,促使其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因此,培养创造能力必须从小抓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其创造力。
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首先,要鼓励学生说与众不同的话,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诱发学生的奇思妙想,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其次,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促使学生在这一思维过程中打开思维的闸门,发挥其创新的潜能。第三,课上要多些允许,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营造创新的氛围。第四,要延迟评价,多给学生留些思考的时间和探索的空间,已获得更多的创造灵感。最后,要善于布置趣味作业,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总之,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认识和活动,只要相对于个人的过去是新颖独特的,具有突破性的,就是创新。教师要给予肯定,给予鼓励。这是培养低年级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更为以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M·S·斯特娜夫人曾在《自然教育》一书中指出:“孩子丰富的想像力比拥有亿万家私都宝贵!”我深有同感!倘若我们不束缚儿童的思维,并对他们的创新意识给予正确的培养,不知明天以后的“明天”,他们会创造出什么?
奇思妙想--《6、7的认识》教学反思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奇思妙想--《6、7的认识》教学反思相关的教案: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2015-04-29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反思2015-04-29
-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9
-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8
- 2005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5
-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反思2015-04-25
- 《年月日》教学反思2015-04-22
- 《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2015-04-22
-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反2015-04-21
- 高一数学教学反思2015-04-17
- 一节初一数学课的教学反思2015-04-14
- 数学教学反思2015-04-14
- 《相遇求路程应用题》教学反思2015-04-13
- 让未知数“多样化”——填未知数教学2015-04-13
-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015-04-13
- 《分一分(一)》一课的教学反思2015-04-13
- 数学教学反思22015-04-12
-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2015-04-12
- 初中几何教学反思2015-04-11
- 《垂直》的教学反思2015-04-09
- 《直线、射线、角的认识》教学反思2015-04-09
- 寻找有效的课堂交流——《认识人民币2015-04-09
- 《分一分(一)》教学反思2015-04-08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2015-04-06
- 上一篇:教学二年级《用数学》的课后反思
- 下一篇:“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