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梅花山
到梅花山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
通过上一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春姑娘来到太湖边,她给太湖带来了小草、鲜花、细雨,她给人们送来了欢乐。今天,春姑娘又打扮一新,来到了梅花山。她给梅花山带来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篇课文。
2.板书课题:2
二、引导看图
1.出示幻灯图片。(课文插图)
2.引导观察。
要求学生由近及远观察画面,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3.讨论。
(1)图上的花儿开得怎么样?
(2)人们到山上来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1)读第一遍。
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读第二遍。
要求学生圈出本课要学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3)读第三遍。
要求学生画出难读的句子,练习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①出示小黑板。
hai mei pian bao xiu xi jing ying
还 没 有 片 片 报 春 休 息 晶 莹
涌动 人流
②指名拼读生字词。
相机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昔。
晶莹巾ngWnU两个字都是后鼻音。
流(liu)是边音。
③去掉拼音,指名读词。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指名读两个长句子。
(第一段的第二句,第三段的第二句)
②指名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宇音。
3.范读课文。
学生边听边思考:春天来到了梅花山,梅花山上怎么样?
四、作业
练习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板演:在正确的读音下面面上横线。
晶(jin ying) 莹(ying yin) 流(niu liu)
二、细读课文
1.自学课文内容。
(1)出示思考题。
①梅花花什么时候开放?
②在远处看,盛开的梅花是什么样的?
③到近处看,一朵一朵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④从哪儿看出人们喜欢报春的梅花?
(2)四人小组边读边讨论答案,并在书上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回答第0个问题。
回答后齐读第1自然段第一句。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讨论②、③两个问题。
相机理解有关词句并指导朗读。
①"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
什么?(梅花开得多而密,而且是争相开放)
引导看图,进一步体会词语的意思。
②"像蓝大下的片片彩云"把什么比成什么?
引导学生远看图上的梅花,体会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
③"一朵一朵。说明了什么?(数量多)
你见过哪些东西是"晶莹透亮"的?
梅花"晶莹透亮"说明什么?(颜色鲜)
④指导朗读。
梅花山的梅花开得这么多,这么美,小朋友喜欢吗?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读?(用喜爱、赞赏的语气读)
(3)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讨论第0个问题。
相机理解有关问句并指导朗读。
①"便"可以换成什么词?(就)
②在插图上抽拉活动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人流"、"涌动"。
③看图想象一拨一拨的人流涌到梅花山,他们会看到什么,
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帮助学生理解"欢乐的海洋"。
④"报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报春的梅花?(引导谈第
1自然段,说说从哪儿看出梅花开得早)
⑤指导朗读。
(要用高昂的语气读)
二、指导背诵
1.问答或引背。
满山的梅花什么时候开放?
盛开的梅花是什么样子的?
一朵一朵的梅花又是怎样的?
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同桌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全体齐背。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直线把可以搭配的词连接起来。
寒气 开放 散发 人流
梅花 退尽 涌动 清香
3.用"……像……"练习口头造句。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齐读课文。
2.指名背诵课文。
3.练习口头扩词。
片 流 休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还:半包围结构的字,引导学生用熟字"不"来记。书写时,"不" 偏左些。
片:第一笔是"竖撇",不是"竖",笔顺是: 片,要居中写。
报:左右结构的字,右边的笔顺是: 左窄右宽。
投:右上是变了形的"几"(无钩),右下是"又",不是"口"。书写时左窄右宽。
休:用会意字的特点记忆,一个人靠在一棵大树上休息。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
通过上一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春姑娘来到太湖边,她给太湖带来了小草、鲜花、细雨,她给人们送来了欢乐。今天,春姑娘又打扮一新,来到了梅花山。她给梅花山带来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篇课文。
2.板书课题:2
二、引导看图
1.出示幻灯图片。(课文插图)
2.引导观察。
要求学生由近及远观察画面,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3.讨论。
(1)图上的花儿开得怎么样?
(2)人们到山上来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1)读第一遍。
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读第二遍。
要求学生圈出本课要学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3)读第三遍。
要求学生画出难读的句子,练习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①出示小黑板。
hai mei pian bao xiu xi jing ying
还 没 有 片 片 报 春 休 息 晶 莹
涌动 人流
②指名拼读生字词。
相机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昔。
晶莹巾ngWnU两个字都是后鼻音。
流(liu)是边音。
③去掉拼音,指名读词。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指名读两个长句子。
(第一段的第二句,第三段的第二句)
②指名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宇音。
3.范读课文。
学生边听边思考:春天来到了梅花山,梅花山上怎么样?
四、作业
练习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板演:在正确的读音下面面上横线。
晶(jin ying) 莹(ying yin) 流(niu liu)
二、细读课文
1.自学课文内容。
(1)出示思考题。
①梅花花什么时候开放?
②在远处看,盛开的梅花是什么样的?
③到近处看,一朵一朵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④从哪儿看出人们喜欢报春的梅花?
(2)四人小组边读边讨论答案,并在书上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回答第0个问题。
回答后齐读第1自然段第一句。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讨论②、③两个问题。
相机理解有关词句并指导朗读。
①"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
什么?(梅花开得多而密,而且是争相开放)
引导看图,进一步体会词语的意思。
②"像蓝大下的片片彩云"把什么比成什么?
引导学生远看图上的梅花,体会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
③"一朵一朵。说明了什么?(数量多)
你见过哪些东西是"晶莹透亮"的?
梅花"晶莹透亮"说明什么?(颜色鲜)
④指导朗读。
梅花山的梅花开得这么多,这么美,小朋友喜欢吗?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读?(用喜爱、赞赏的语气读)
(3)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讨论第0个问题。
相机理解有关问句并指导朗读。
①"便"可以换成什么词?(就)
②在插图上抽拉活动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人流"、"涌动"。
③看图想象一拨一拨的人流涌到梅花山,他们会看到什么,
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帮助学生理解"欢乐的海洋"。
④"报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报春的梅花?(引导谈第
1自然段,说说从哪儿看出梅花开得早)
⑤指导朗读。
(要用高昂的语气读)
二、指导背诵
1.问答或引背。
满山的梅花什么时候开放?
盛开的梅花是什么样子的?
一朵一朵的梅花又是怎样的?
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同桌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全体齐背。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直线把可以搭配的词连接起来。
寒气 开放 散发 人流
梅花 退尽 涌动 清香
3.用"……像……"练习口头造句。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齐读课文。
2.指名背诵课文。
3.练习口头扩词。
片 流 休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还:半包围结构的字,引导学生用熟字"不"来记。书写时,"不" 偏左些。
片:第一笔是"竖撇",不是"竖",笔顺是: 片,要居中写。
报:左右结构的字,右边的笔顺是: 左窄右宽。
投:右上是变了形的"几"(无钩),右下是"又",不是"口"。书写时左窄右宽。
休:用会意字的特点记忆,一个人靠在一棵大树上休息。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三、课堂练习
1.练习在书上按书写笔顺描红。
2.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
3.说说下列生字的偏旁是什么。
还 没 报 休 息
4.组词。
不( ) 木( ) 自( )
还( ) 休( ) 息( )
附板书
2
梅花 盛开的 挨着 片片彩云
一朵一朵的 透亮 清香
喜
欢
人们 涌动 人流 欢乐的海洋
和春到梅花山相关的教案:
-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之四2015-04-25
- 4、春到梅花山 教案2015-04-23
-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2015-04-22
- 苏教版语文第二册《春到梅花山》教案2015-04-22
- 《春到梅花山》教案设计2015-04-17
-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之二2015-04-06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池塘》《春2015-04-04
- 《春到梅花山》教学案例2015-04-01
- 《春到梅花山》第二自然段课堂实录201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