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学设计7
教学设想 在学习时,要注意学习文章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体会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周星期三)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背诵《赠从弟》 二、释题及写作背景 1.学生速读课文注释①,了解文章的出处及藤野先生。 2.介绍写作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 三、学生默读课文,疏通有关阅读障碍 要求:1.标注出难字难词。 2.注意:文章变换了几个地点? 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并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学生默读后,讨论明确: 1.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 绯(fēi)红:鲜红。 会馆: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会或大商埠设立的寄寓和机构。 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瞥(pīe)见:很快地看一下。 畸(jī)形:不正常的形状。 遗民:a.留下的在国外的人;b.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c.大乱后遗留下来的 不逊(Xùn):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 2.文章变换的地点有三个:(1)“我”在东京;(2)“我”在仙台;(3)“我”离开仙台后。 3.全文共有38段,划分时可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部分内容。 2.思考:(1)请标出最能表现清国留学生丑态的词语和句子。 (2)对于这些清国留学生,“我”是持什么态度?哪些词语表明了“我”的态度? (3)从“我”的态度,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思想?
第三课时 (第一周星期四) 一、简单回顾上课时的内容,引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这一部分内容较多,请学生先默读课文,然后思考: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几层? 讨论后明确: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4—5段):写到仙台的途中所见所闻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 第二层(第6—23段):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和相处的故事,赞扬他的高贵品质。 第三层(第24—31段):写匿名信和看电影,激发作者的爱国热情。 第四层(第32—35段):写作者离开仙台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 2.提问:在去仙台的途中,作者对“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点记得很清楚,这是为 明确:“日暮里”,触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印象深刻;“水户”则是反清志土客 3.提问:作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 明确: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4.请细心体会以下几个句子: (1)大概物以稀为贵罢。 (2)我在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 (3)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请体会一下:作者对这种种优待有什么感受? 明确:作者感到受到的不是尊重,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
5.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第6—-23段: 作者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本文选取的典型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人物品质的特 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严格要求 关心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 求实精神 6.学生阅读第二部分第三层次内容,要求学生思考:这一层次中写了几件事情? 明确:写了两件事情,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电影。 7.指名学生分别复述这两件事的基本内容。 思考:这两件事情给作者怎样的刺激?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两件事对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 可以引导学生诵读文章第31段,进一步体会作者所受到的刺激。 8.教师补充讲述,作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精神。 具体解释请参看课文有关注释。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中国民众的 9.阅读第32—35段。引导学生想像作者与藤野先生分别时的情景。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齐声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2.与藤野先生分别后,作者说:“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有怕 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对中国在辛亥革命后依然是黑暗混乱的局面感到失望和不满,而又不 3.作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教师之一? 学生讨论后明确:因为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我”的热心期 四、综合评价 1.学生迅速默读全文,思考: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 明确: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 要求学生再次结合课文第6—23段进行分析概括。总体性格请参看前面的分析。 3.再次感受藤野先生的主要事迹。 可以引导学生精读藤野先生事迹中的某一个片段,深入理解。如精读“订正讲义”一事,教 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培养学生推敲词句内涵的能力,领会词语或者句子中所蕴涵的深 五、课文学习总结 这篇文章虽然主要是歌颂藤野先生,怀念藤野先生,但字字句句都倾诉着鲁迅先生爱国的心 六、布置作业 课后记:学生对课文的独立理解还不够透彻,主要是对历史和背景的不了解,人物的刻划学生理解的比较透彻。自主力好!要发扬。 | ||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7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7相关的教案:
-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2015-03-25
-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2015-03-25
-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52015-03-25
-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112015-03-25
-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42015-03-25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2015-03-24
- 《组歌》教学设计2015-03-24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72015-03-23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42015-03-22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112015-03-21
- 《鲁迅自传》教学设计52015-03-21
- 《蜡烛》教学设计2015-03-21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2015-03-21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12015-03-21
- 北师大版《狱中书简(节选)》教学设2015-03-21
-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142015-03-20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2015-03-19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102015-03-19
- 《山居秋暝》教学设计2015-03-19
- 《观刈麦》教学设计42015-03-18
- 《永久的悔》教学设计42015-03-17
- 《治水必躬亲》教学设计42015-03-16
-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说明2015-03-15
-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132015-03-15
- 上一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6
- 下一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