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概念教学应该尊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数学概念的学习不是学生简单地感知,被动的接受,而须学生自己积极、能动地在行为上、心理上构造,通过连续不断地建构得以完成的。即数学概念的习得只有通过学生自主建构才能真正完成,概念形成实质上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从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过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特别是对于这节数列极限课,学生对它的理解历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更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数学现实”,在这节数列极限的概念教学中,以庄子的一句话引入,让学生通过对这句话的理解把它“数学化”为一个数列,通过学生观察这个数列的特点引出数列的极限,然后让学生再观察几个有代表性的数列,通过动画的演示,使学生明白不同的趋近方式,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表象,从而归结出数列的感性的描述性定义,接着用这个定义分析几个数列极限问题,在这几个数列的极限的分析中,在学生发生错误和矛盾的地方加以引导,引出数列极限的更高一级的量化定义,这样一来,使得学生在对概念的理解又深了一层。数学概念的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表象到规定,从规定到新的表象,从新表象引出更高一级的规定,它体现了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一个螺旋渐进的过 程。
数学概念教学应该尊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数学概念教学应该尊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关的教案:
- 六、研究儿童认知的阶段性特点,确切2015-04-20
- 《找规律》教学案例与反思2015-04-13
- 观察、猜测、推理、验证──《找规律2015-04-01
- 观察、猜测、推理、验证──《找规律2015-03-23
- 五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2015-03-22
-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案例与评析2015-03-21
-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2015-03-19
-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2015-03-14
- 《找规律》单元教学反思2015-03-07
- 《找规律》教学课后反思2015-01-28
- 巧记数学概念八法2015-01-25
- “找规律——生活中的搭配”(第一课2014-08-18
-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反思2014-05-30
- 在解题的方法规律处反思2014-03-29
- 《 找规律》教学反思2013-12-09
- 《找规律》的设计意图与反思2013-10-12
- 新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2013-03-04
-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2012-11-30
- 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加强思维能力的2012-09-23
- 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思2012-09-20
- 课前准备——数学活动课的关键所在-2012-05-20
- 上一篇:《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反思
- 下一篇:《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