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值得研究的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多少思考时间。实验表明,思考时间若非常短,学生的回答通常也很简短,但若把思考时间延长一点时间,学生就会更加全面和较为完整的回答问题,这样,合乎要求和正确的回答率就会提高。当然,思考时间的长短,是与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密切相关的。目前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提出问题后,不给思考时间,要求学生立刻回答。当学生不能立刻回答时,便不断重复他的问题,或者另外提出一些问题来弥补这个"冷场"。其实,这是干扰学生的思考,"冷场"往往是学生正在思考,表面冷静,实际上思维活动却很活跃。
和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相关的教案:
- 对于学生数学成绩评定的几点思考2015-04-28
- 对算法多样化的思考2015-04-24
- 数学课堂教学追“新”现象冷思考2015-03-24
- 《9加几》教学案例设计及我对算法多2015-03-22
- 对“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思考2015-03-22
- 对数学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2015-03-21
- 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实现超越——关于2015-03-20
-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反思2015-03-19
-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2015-03-04
- 对当前“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2015-03-03
- 找桃子的思考——《什么样的课是一堂2015-02-28
- 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2015-02-27
-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教学设计与反思2015-01-17
- 《认识时间》教学有感2015-01-10
- 课程开发的一些思考2014-12-22
- 解数学题后的再思考2014-11-24
-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2014-11-19
- 关于数学课上师生间沟通、交流与合作2014-11-19
-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2014-11-11
- 一道开放题引起的思考2014-10-23
- “不容置疑”生疑后的思考2014-10-18
- 教师思考集:情境创设为哪般?2014-10-14
- 教师思考集:算法多样化还是形式化?2014-10-14
- 教师思考集:活动越多越好吗?2014-10-14
- 上一篇:数学作业的减负(一)
- 下一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