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改精神,改变课堂模式
主体主导论对旧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是场革命,它使广大教师认识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关键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当今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实施以及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主体”的内涵和外延和“主导”的功能与作用应该发生变化了,学生实现了从单纯的“学习者”向“研究者”角色转变。在探求未知世界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都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教师的“主导性”将逐步淡化。针对这一教育理念的学习和反思,在实践课堂中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 “一言堂”转向“多言堂”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上老师一讲到底,学生完全充当观众,看老师一个人表演。在“主体主导论”的影响下,转变了课堂上的主体对象,老师的教学任务重在教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课堂上尽量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多做,教师从宏观上指导学生,在疑难问题上点拨。根据我所带的两个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四班的同学需要在热闹的气氛激发他们的思维,三班则要用感兴趣的问题点点地带动他们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两个班级的课堂教学较为生动、气氛和谐,同学反映较好。
2、注重“动”的质量
对于学生“动起来”,有两点必须明白:其一,是由教师牵着鼻子“动”,还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动”?其二,看“动起来”的表象还是“动起来”的质量?课堂上不能只看动未动,而是看他们怎么在动,是单调地动还是师生、生生互动,是被动的,二看动起来的时间有多少,不要只观思维“真空”和“盲点”。要看教师讲课时学生干什么,同学发言时大家干什么,台上板书时台下干什么等。三看“动起来”程度有多深。四看“动起来”的主动权在学生手上还是在教师手上。防止“注入式”地动。
3、以“找桃子”的思维教学生
教师要让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即学生在获取知识时,教师要设置一定的难度,促使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毅力的形成。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努力去寻找品种更优的桃子。
学习课改精神,改变课堂模式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学习课改精神,改变课堂模式相关的教案:
- 数学教学课改反思——如何吸引住学生2015-04-29
- 充满阳光的数学课堂2015-04-27
-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体会与反思2015-04-23
- 《数学广角》课堂实录与反思2015-04-17
- 《角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与反思2015-04-17
- 寻找有效的课堂交流——《认识人民币2015-04-09
- 反思课堂提问2015-04-06
- 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乐学”(小学2015-04-04
- 改变例题呈现形式 倡导自主探究----2015-04-04
- 改变例题呈现形式 倡导自主探究---2015-04-03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六法2015-04-02
-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课堂教学2015-04-02
- 数学课改体会---- 谈谈教师角色的转2015-03-24
- 对初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若干问题2015-03-24
- 数学课堂教学追“新”现象冷思考2015-03-24
- 优化师生课堂行为 引导学生自主构建2015-03-21
- 新课改反思2015-03-20
- 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2015-02-27
-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2015-02-03
- 如何吸引住学生——数学教学课改反思2015-02-02
- 让课堂活而不乱2015-01-26
- 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的“误区”2015-01-26
- “课堂教学”教学反思2015-01-22
- 改变数学教育观念2015-01-21
- 上一篇:对pairwork的反思
- 下一篇:以内部言语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