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死海不死 第一课时

时间:2014-12-17 09:32来源:网络收集点击:字体:[ ]

—、素质教育目标

1.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数字的准确性)

2.复习“抓事物特征说明”的方法。

3.体会在文章中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

4.了解死海的一般知识,懂得自然界的神秘现象是可以认识的道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体会说明文中数字说明的作用。

难点:1.文章中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

2.关于新颖、巧妙的标题如何理解。

解决办法:1.利用实验的方法理解死海不死的道理,这样形象直观,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利用讨论比较的方法,加深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数字使用)的理解,和对说明文中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观察实验,并描述实验过程,要求层次清楚、语言简炼、准确。这个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复述课文,语言力求简洁,重点内容突出,无口语中的毛病。

3.分组讨论,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并且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4.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了解死海的现状及未来,班上进行信息交流。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  新课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用一个透明容器(大口)盛水,放入鸡蛋,鸡蛋下沉;再取出鸡蛋,在容器的水中加入大量食盐(按23%~25%计算),再将鸡蛋放入,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请同学们讲述一下这个实验的过程,并用两句话概括一下鸡蛋浮沉的原因,要求语言力求简练、准确,描述层次清楚,顺序得当。

(原因:由于水的密度小于鸡蛋的密度,所以鸡蛋下沉;又由于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所以鸡蛋浮在水中。)

(一)明确目标

1.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复习“抓特征说明”的方法。

2.了解死海的一般知识,懂得自然界的神秘现象是可以认识的道理。

(二)整体感知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绍咸水湖知识的科学小品文,文章紧紧抓住死海的特征,从“死”与“不死”入手,写了死海中没有鱼虾草木存活的“死”,和人不会被死海淹死的“不死”,然后层层分析,指出这是由于咸度高的本质特点决定的,接着指出死海的成因,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具体说明了死海的形成过程,最后说明了死海的过去荒凉(死),现在充满生机(不死),将来将会干涸(死),全文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揭示了死海的本质特征:咸度高,文中“死”字的不同含义:“死海”,鱼虾草木不能存活,“死海不死”,人在海水中被淹死,“死海真的要死了。”干涸。

题目巧妙的把“死”与“不死”统一起来,新颖、引人入胜,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死海的特征,这样标题既是文章的内容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寸草不生的“死”→人不会被淹死,开发利用、出现生气的“不死”一死海终将干涸的“死”,这种写法耐人寻味。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说明文最重要的是什么?(抓事物特征)

(2)说明文中的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这都属于什么说明顺序?(属于逻辑顺序)

(3)说明文从语言上怎样分类?(一般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文。)

2.正音、辨字、辨词。

游弋(yì,不能读作gē):(兵船)巡逻,这里指游来游去。

谕(yù,不能读作yú)告:告诉,使人知道。(旧指上级对下级或长

辈对晚辈。)

安然无恙(yànq):平安无事的样子,没有遭受什么病害或祸害。

大惊失色:形容非常吃惊。

执迷不悟:坚持错误,不知觉悟。

3.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

(1)审题: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和想知道什么?

(2)同学们自愿读课文,一人一段。

(3)复述课文,男女同学分为两大组,各出一名同学进行复述比赛。

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死海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也寸草不生,可是人到海里却不会被淹死,这是由于死海的含盐量高,咸度高造成的,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中含有很多盐类,再加之河水不断蒸发,盐类沉淀下来,最终形成了这个咸水湖,死海的过去是荒凉的,现在开发利用后的死海有了许多生气,但是由于蒸发量大于输入量,死海的将来可能干涸。

(4)根据上面的复述,你知道了什么?

(说明对象:死海。

说明对象的特征:死与不死,即咸度高。

死海的形成:死海的过去、现在、将来。)

(5)具体分析,看看文章如何来体现以上内容的,读第1自然段,它交代了什么?(死海的地理位置,死海得名的原因。)“死海”一词中的“死”是什么意思?(鱼虾草木不能存活。)

(6)依照第1自然段的思路,同学们自己说说学第2自然段的所得。

(交代死海的另一特征:不死。)

(7)读第3~4自然段,做以下练习。

①第3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引用传说,说明死海浮力之大,既形象,又神奇)。

②第4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说明死海浮力大的原因。)

③第4自然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从结果到原因的逻辑顺序。)

④第4自然段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8)读第5~6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5自然段讲述的是不是死海的成因?用原文回答。

(不是,这只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②死海真正的成因是什么?

(死海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③作者是如何具体说明死海的形成的?

(地理位置→长度、宽度、深度→源头→形成。)

④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死海的形成。

(9)读第7~8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书上的词语说明死海的过去、现在、将来。(过去:荒凉。现在:生气。将来:干涸。)

②文中是怎样写死海对人体健康有利的?

(死海上空艳阳高照,海面空气清新,含氧量高,对人体健康有利。)

③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能否回答海水有何治病功能吗?

(海水中的盐类、矿物质丰富,具有比温泉更为理想的杀菌作用。)

(10)速读全文,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介绍死海的特征。

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说明死海的成因。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介绍死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1)用一段话来概括本课所介绍的对象、特征及说明方法。

(说明对象是死海,其特征是咸度高,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引用资料的说明方法。)

(12)讨论以下问题。

①文章结尾写到:“长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那时,死海真的死了。”如何挽救死海呢?(提示:看课文中所给的图示。)

②死海真的会干涸吗?

(由于蒸发量大于输入量,致使水面下降,随着水面下降,蒸发量也在减少,况且还有约旦河水输入,所以死海不会干涸。)

(四)总结、扩展

这一篇知识小品文,介绍了死海的特征和成因以及现状和未来,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在说明死海的“死”与“不死”的现象时,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死海的特征时也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另外,为了更好地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作者还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在说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时,列举了四个数据;在说明死海成因的地形特点时,列举了四个数据,文章最后一段,列举了一个数据,说明死海将来真的要“死”。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一题。(死海的海水里无鱼虾水草海边也寸草不生,而人们在其中可以自由游弋不会被淹死,其本质特征就是咸度高。)

2.搜集有关死海的材料,了解死海的现状和未来,准备在班上交流。

3.读课文,体会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六)板书设计 

死海不死

(科学小品文)


    死海不死 第一课时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