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型档案袋在语文课外阅读中的建立与运用
内容提要:阅读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是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最基本的途径。对于学生而言,“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的其中一个含义就是指课外阅读对扩展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意义重大。过程型档案袋的建立与运用能够更加有效地保证和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经常化、制度化、深入化,从而最终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本文试就如何在语文课外阅读中建立与运用过程型档案袋作一番探讨。
关健词:课外阅读 扩展知识 提高能力 过程型档案袋
课外阅读是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必不可少的一环
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表明: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与语文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大量的语文实践。除了听、说、写的实践之外,大量的的阅读实践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如果学生仅仅把阅读的视野局限在非常有限的语文课本上,那就显然不能满足这种大量阅读的要求。
同时,语文学习的“机理”时至今日都还没有真正地搞清楚。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语文学习具有“半自然性”的特点。所谓半自然性,就是说学生在自己独立的听、说、读、写实践中一点一滴地积累与感悟,从而逐步搞高语文能力。另一方面,语言学习需要大量地占有感性材料。这些都表明: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课外阅读必不可少。
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提供好书、推荐好书、保证学生有好书读
课外阅读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是不是说只要学生在读书就行了呢?其实,“开卷有益”对于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说,应该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开”的是“好卷”!故而《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又有这么一条要求:“……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能否保证学生读的是好书应该是语文课外阅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根据“课标推荐”,和自己的鉴别能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阅读水平给他们推荐适宜于他们阅读的书籍。
在此基础上,组建班集体图书专柜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新课程提倡资源共享,学生把自己读过的好书放进班集体图书柜,同时又从班集体图书柜中得到更多的好书。这样,循环交换,每一个学生将得到阅读数十本(乃至于更多)好书的机会。
另外,通过“精彩推荐”和“演讲与辩论”,大力地倡导读好书,也能够使课外阅读的书籍质量得到保障。
过程型档案袋在课外阅读中的建立与运用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外阅读
过程型档案袋是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地关注,来保证学习过程的更加有效。关注的是过程,确保的是结果。它通过具体的评价项目的选择、评价标准的制订、评价的执行,最终对学习者作出学习过程的评价。它不仅可以反应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可以反应出学习者的知识获取与能力增长的情况。
同样,在课外阅读中建立与运用过程型档案袋,就可以有效地记录和反映出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能体现出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知识的获得与能力提高的问题。通过“选择项目→制订标准→执行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更加有效而且规范地进行。
一、为过程型档案袋在课外阅读中的建立选择评价项目。
过程型档案袋的项目选择应该本着必要、有效的原则进行。所选择的项目要能够发挥出它的导向功能。
既然在课外阅读中建立过程型档案袋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真正地获益。那么在选择项目的时候就要充分地考虑哪些项目是必要的,对促进课外阅读是有效的。
课外阅读不同于教材文本的阅读。教材文本是语文教学的“例子”,通过对它们的解读,在读懂教材文本的过程中来让学生把握语文课程规律性的东西。对于课内文本而言,贵在“得法”,应做到“精读”!课外阅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大量阅读中逐渐积累,以期有一天能做到厚积薄发。对于课外阅读而言,贵在“受益”,应做到“博览”!
在选择评价项目的时候,完全可以用“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标准来衡量。所以,课外阅读的评价项目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来选择:读了什么(书名或章节)、喜欢什么(摘抄或阅读提纲)、想到什么(随笔或读后感)。有鉴于此,我们的评价项目就可以选择为:1课外阅读的书目(或章节);2欣赏的文段(或语句);3读后随笔(或读后感)。
二、为过程型档案袋在课外阅读中的建立制订评价标准。
在选择了评价项目的基础上,就要为这些评价项目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过程型档案袋的评价标准是对被评价者的基本的、一般的要求而不是最高的要求。
它应考虑到被评价者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上它是可以实现、可以达到的、也是可以操作的。在表述上它应该是简明的、可理解的。同时,既然是评价,就应该有一定的区分度。能够反映出不同的学习者的学习状态。
针对于课外阅读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评价项目,结合实际,可以制订如下的标准:
项 目 | 评价标准 | 评价等级 | 备 注 |
课外读的书目(或章节) | 有 | A | 只要按时交了,就在C等以上。否则就是C等。 |
无 | B | ||
欣赏的文段 | 200字以上 | A | |
200字以下 | B | ||
读后随笔 (或读后感) | 引、议、联、结四环节清楚 | A | |
引、议、联、结四环节不清楚 | B |
三、为过程型档案袋在课外阅读中的建立确定载体
在语文学科的过程型档案袋评价中,所谓“档案”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学生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的成果材料,不妨简单地理解为学生的不同形式的语文作业 。其二,是对这些“语文作业 ”的“评价”记录。前者提供原始材料;后者提供统计数据。
课外阅读是一个过程,一则它是学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我们看不见;二则它是在课外,教师也无法有效地调控。因此,我们只有用适当地载体把它体现出来,才能在客观上留下真实的记录。
在实践中有许多方式来外化这种精神性的行为。,比如“说书卡”。但如果想要系统而完整地保留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轨迹,恐怕用专门的“课外读书笔记本”更好。一个星期写一次,这样一周周的变厚。一本写完,写下一本,学生很有成就感!
以上是课外阅读评价档案的原始材料。另外,对课外阅读还要有专门的评价表。每周一次,通过“读书笔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评价表请见附表:语文过程型评价之《课外阅读》评价表)两者相结合,就能反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四、利用过程型档案袋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入进行。
课外阅读的过程型档案袋建立起来之后,还要利用它们,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从而真正地发挥出它促进课外阅读的作用。
每周一结:每个星期固定时间,发下《语文过程型评价之〈课外阅读〉评价表》给学生一个反馈。并要求学生认可之后签名。从而不断地提醒和暗示他们: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精彩推荐:每个星期固定时间,返回学生的《读书笔记》之后,以小组为序,轮流向全班推荐自己阅读中最精彩的摘录或读后随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读得更深,想得更广。实践证明,让学生拿着自己的《读书笔记》走上讲台来交流无疑会极大地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
演讲与辩论:在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再加之以学生相应语文能力的具备,可以开演讲比赛和辩论比赛。这两项活动都要求学生有理有据。“理”从哪里来?“据”从哪里来?在活动中学生必然会而且能够自发对自己课外阅读中所获得的东西加以整理与整合。学生间的思维碰撞加上教师的因势利导,无疑又会反作于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
过程型档案袋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已经体现出了极大的价值
在带2002级的时候,本校一名物理老师翻阅读我初三学生的作文,得出一个结论:说实话,文笔还不如城里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水平。
然而,如果今天她再来看一看我学生的作文,相信她一定会得出全新的结论。
两年多的实践,学生两年多的阅读积累,已经逐渐显示出了它的价值。作文有思想了,文笔优美了,甚至于文章技法有也很大提高。不仅对于写作有益,在阅读理解这个问题上,学生也提高不少。好多时候,我不得不惊叹于他们见解的准确与深刻!语文教学成绩不仅没有因课外阅读而受累,反而获益多多!
在学生那里,我们把《读书笔记》叫作“走进我的心灵”。当初的用意,就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提升自己做人的品位。让好的作品不断地滋养自己的心灵。事实上,通过两年地阅读,班上的学生真的成熟了许多。爱读书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有良好的心态和学习状态。
相信,只要引导得法,利用得当,过程型档案袋一定会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从而无论对于语文学科本身,还是对于学生的人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主体教育理论与探索——学习资料》
附表:
语文过程型评价之《课外阅读》记录表
姓名 : 记录员:
说明:下表中:A=5分 B=3分 C=1分 一个学段后累计折合。
时 间 | A | B | C | 签 名 | 时 间 | A | B | C | 签 名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
月 日 | 月 日 |
过程型档案袋在语文课外阅读中的建立与运用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过程型档案袋在语文课外阅读中的建立与运用相关的教案:
- 美——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2015-05-21
- 作为人文的语文教育2015-05-21
- 文学家和语文教师2015-05-20
-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的原则2015-05-19
- 在语文中体验美感2015-05-19
-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设计2015-05-18
- 教育专家刘国正直指语文教学误区2015-05-18
- 语文教育的迷误——访钱理群教授2015-05-08
- 中国语文教育有问题!2015-05-02
- 语文教师是一个悲壮的角色2015-04-30
- 韩寒对语文教育的想法2015-04-27
- 初中语文复习课的设计和组织2015-04-27
- 面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2015-04-21
- 语文教学 朗读先行——浅谈朗读在语2015-04-21
- 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与传统教学2015-04-21
- 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初中语文教学(论文2015-04-20
- 重视双基,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也2015-04-20
- 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2015-04-17
-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2015-04-17
- 传媒与文本的冲击——由一节语文课所2015-04-14
- 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关于初三语2015-04-14
- 让学生在创造性劳动中享受语文学习的2015-04-13
- 教师搭台 学生唱戏——浅谈新课标下2015-04-13
- 将审美教育贯穿在语文教学中2015-04-12
- 上一篇:在反思中体验新课程
- 下一篇:给课堂以生机 给学生以活力——阅读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