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使用中的一个误区
新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许多盎然生机,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的。但是一堂课下来,只活动的热闹,却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究其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课程标准,而是在课程标准使用中走进了一个误区。本文是针对这种现象从两方面内容(一、文本是主干,活动是枝叶;二、启而能发不容易,发而能收更不容易。)对以上存在的现象加以分析,并针对如何走出误区给予引导,从而强调了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不要忽视了对文本的有效阐发和挖掘。
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新鲜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的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了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证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
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的收获?我在参加语文教学交流时,常看到教师花大力量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我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开发、挖掘和共鸣。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深长的思维方向。结果,这样课堂只是让人感觉热闹的空调。
为此我结合近几年来使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体会,就教于同仁。
一、文本是主干,活动是枝叶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有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要有一个标准去加以衡量。何者为是?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所以,教学形式的选择不妨各行其是。然而,就语文来说,立足文本却是为文本服务的,如果在备课和上课只是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创新出花样,脱离了文本,无异本末倒置。
常言道:一千个人读《红楼梦》就有一千个林妹妹。这说明了一个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证明了解放教学思想,开放教学活动的价值。然而,不要忽略这句话的前提是读《红楼梦》。如果是读《窦娥冤》,读《白毛女》呢?我们何从读出一千个林妹妹来?林妹妹是从《红楼梦》中里读出来的,语文教学的核心准备还是有效地完成文本的学习,语文教材的主体是一篇篇精选的文章。它们本身是值得我们去用心开挖的一个个宝藏。
我听了许多以活动为主的语文课,也听了许多花样百出的语文课,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的确让课堂有了生机活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空前的高涨。然而,经过一年的摸索,我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问题研究上,却不能静下心来读课文,这样的本末倒置势必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对此我深有体会。如此,七年级上册《看云识天气》一文,我在讲课前,设计了一次课外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组,让他们带着不同的任务,查找资料,归类整理,忙得不亦乐乎。应该说他们在准备中已经进行了学习,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能力,这一切都是不容质疑的。
然而,他们的这种学习劲头没有带到下一个环节中,当我把有关云的知识短文、诗画交给学生品读时,我发现他们大多流露出失望不耐烦的情绪。很长时间,学生都未能静心读进去。是不是活动课就不应该进行阅读呢?如果说,多样的形式能够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那么,多样的形式是否也会影响学习和阅读的习惯,而变得心绪浮躁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作为一个语文课教师,如果我们只能在形式上下功夫,却不能在文本上下功夫,不能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读文本,那么,我们就会偏离新课标准的方向。语文学习以“读进去“作为基础,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为了克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感受粗糙的毛病,我在语文教学上逐步从追求多样的形式走到追求语文阅读的深入,细致上。在《皇帝的新装》时,我作了这样的安排,自读-精读-探讨。这样学生,能够读进去,读明白,才谈得上独特的感受和体会。
因此,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这才是紧扣新课程标准的语文课的教法。
二、启而能发不容易,发而能收更不容易
与过去语文教学不同,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理解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化体验,而不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上课时都有解脱了紧箍咒的感觉,而变得随意自在。一节课上完,教师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学生也没有了必须如何理解的强制性烦恼。这种没有统一答案的上课方式已经被老师和学生普遍接受,学生上课大多数能大胆发言,且常有自己独创的见解。记得刚接触新教材时,有个别学生就曾经问过我:老师,你上课总是鼓励我们大胆地说,却从来没有告诉我们哪个同学的是标准答案。一节课下来我不知该记哪个同学的答案。不象小学教师那样给标准答案。听到这样的问话,我没有感到惊奇,这么多年的标准化教学模式,不是早就使我们的学生熟门熟路了吗?标准答案已经成了他们手中的拐,离开了它,路该怎么走?这以后的一段时间,我和学生们就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特点和要求,展开了几次学习和讨论,现在学生们已经普遍适应了没有标准答案语文课堂。
一篇文学作品,允许有多样化的体会和理解。学习一篇课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各抒已见。然而,不是所有的问题应该提倡不同的理解呢?如果在教学中只一味地提倡个性而否定共性的话,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恐怕大多只能保留在肤浅的层面,而难以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当然,我这是所说的共性,与过去所说的标准答案是截然不同的。我认为共性是指在个性化体验的基础上得出的一种最能贴近作品的体会和感悟内容。一篇文学作品,其主旨及作者的感情倾向应该是比较明确的。基于此,如果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出现偏差,我们是否该用最能贴近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去加以引导呢?这学期,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学生看完时,对文章的题的理解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对待困难不应该面对。一种认为对待困难要勇敢面对。两方面的同学辩论起来都很有道理。两种理解,哪一个最贴近作者的本意,是不难判断的。那么,对一些错误的理解,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予纠正,给予引导呢?如果我们过于强调个性化的理解的话,是否又会走入一个新的误区?
我认为,学生对文学作品有个人的独特的理解和体验,这是就该鼓励的,但理解也不能是天马行空,放任驰骋。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是扮演主持人的角色,让每一个人都能畅所欲言,而却不能对其给予点拨、引导,那么我们的教学也就难以提高,深长理解也势必停留在一个低层面上,难以突破。
因此,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也该引导他们说得成理。启而能发,发而能收,这是对教师素质的一项新的基本要求。课堂上,允许分歧,但不能没有共识,只有让学生的个性与个性化与共性化理解和谐统一,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进入一个新的理想境界。
新课程标准使用中的一个误区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新课程标准使用中的一个误区相关的教案:
- 教育专家刘国正直指语文教学误区2015-05-18
- 试论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作文教学2015-03-08
-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2015-03-02
- 走出语文教学任务观的误区2014-11-29
- 走出现代文阅读的答题误区2014-11-07
-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2014-10-23
- 走出现代文阅读题的答题误区2014-10-07
- 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如何备课2014-04-15
- 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几个误区2013-01-06
-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中的误区辨析2012-09-25
- 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2012-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