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简案
在山的那边
教学目标 :了解诗歌常识
教学重点:学习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象征手法
教具:ppt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从教师小时候的憧憬说起,说说对“山的那边”“路的尽头”的向往。
点名学生说说自己小时候的遐想。
二、理解诗歌
1、朗读
(1)自由朗读
(2)点名朗读
学生相互评析,说说优点和缺点,教师指出朗读需注意的地方:吐字清晰、流利;有节奏、轻重;有感情。
(3)教师范读第一节,同学边听边划分句子节奏。
(4)同学划出第二节节奏(根据语意和语感)。
(5)集体朗读
教师指出优缺点。
2、理解内容
(提问)说说每节大意。
(明确)第一节:我发现山那边并不是海。
第二节:我追寻海,并相信一定会看到海。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明确:诗歌一般都有深层意蕴。这些意蕴是通过意象表现出来本诗的意象是“山”和“海”。
分组讨论 :“山”和“海”的意蕴。
(明确)“山”指困难;“海”指理想。
(提问)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人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克服重重困难,最终理想一定会实现。
四、扩展 理解冰心《繁星》的意蕴
五、品味诗歌语言
教师明确 :诗歌语言要求凝炼,形象生动,根据这个要求完成练习二
试着在文中找出类似的词语、句子,说说好在哪里。
六、练笔
以“童年梦想”为话题,写一首诗。
教学反思:
本课着重朗读,层层深入理解诗歌,很好地训练了学生读诗写诗的能力。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简案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简案相关的教案:
- 第七册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2015-04-08
- 《第一千个球》教学设计2015-04-08
- 《丑小鸭》教学设计132015-04-06
- 《丑小鸭》教学设计22015-04-06
- 《成长的烦恼》教学设计32015-04-06
- 《丑小鸭》教学设计152015-04-04
- 《心声》教学设计72015-04-04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32015-04-04
- 《丑小鸭》教学设计72015-04-03
- 《综合性活动-黄河,母亲河》教学设2015-04-02
- 《成长的烦恼》教学设计92015-04-01
- 《成长的烦恼》教学设计52015-03-30
- 郑振铎《海燕》教学设计22015-03-30
- 《成长的烦恼》教学设计12015-03-29
- 《绿色蝈蝈》公开课教学设计2015-03-28
- 《追寻人类起源》教学设计2015-03-28
- 《摆渡》教学设计2015-03-28
- 《贝壳》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3-28
- 《丑小鸭》教学设计162015-03-28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132015-03-27
- 《成长的烦恼》教学设计42015-03-27
-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学设计22015-03-27
- 《一条大河》教学设计2015-03-27
- 《丑小鸭》教学设计92015-03-26
- 上一篇:《看云识天气》创新教案
- 下一篇:《童趣》教学设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