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体验和感悟
数学实践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更不是为了场面的热热闹闹,其关键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意学生解决了哪些问题,得到了什么结果,还必须关注学生在其中的体验和感悟、发展和提高。
一、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和感悟,突出“人文性”。
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很感兴趣,也容易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还要应用于生活。在这个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必然要注入人的情感因素。如数学教材各册中的统计知识中有许多调查题,教师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填好统计表和画好统计图”上,还要让学生参加实实在在的调查,并对调查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决策。一方面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一些方法;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统计的作用,培养统计观念。
二、在开放问题中体验和感悟,突出“审美性”。
开放问题具有多样性、探索性、层次性的特征,这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如教学六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一节后,我安排学生进行折纸和剪纸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中体验和感悟剪纸艺术中有轴对称图案的美丽,巩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学生们把自已的作品贴在教室里,大家一起欣赏剪纸作品(剪轴对称图形),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培养。
三、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突出“过程性”。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一个渐进的、发展的过程。在一次数学实践活动中,我出了一道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在一昼夜中,时针与分针一共有多少次成直角?”有的学生慢慢地计算;有的学生在纸上画草图;有的学生直接拿出手表(事先要求准备的),用手拨动指针,很快得出答案……大家解决的途径不一样,体会也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因为他们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获得了独有的体验。
一、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和感悟,突出“人文性”。
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很感兴趣,也容易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还要应用于生活。在这个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必然要注入人的情感因素。如数学教材各册中的统计知识中有许多调查题,教师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填好统计表和画好统计图”上,还要让学生参加实实在在的调查,并对调查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决策。一方面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一些方法;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统计的作用,培养统计观念。
二、在开放问题中体验和感悟,突出“审美性”。
开放问题具有多样性、探索性、层次性的特征,这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如教学六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一节后,我安排学生进行折纸和剪纸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中体验和感悟剪纸艺术中有轴对称图案的美丽,巩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学生们把自已的作品贴在教室里,大家一起欣赏剪纸作品(剪轴对称图形),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培养。
三、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突出“过程性”。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一个渐进的、发展的过程。在一次数学实践活动中,我出了一道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在一昼夜中,时针与分针一共有多少次成直角?”有的学生慢慢地计算;有的学生在纸上画草图;有的学生直接拿出手表(事先要求准备的),用手拨动指针,很快得出答案……大家解决的途径不一样,体会也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因为他们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获得了独有的体验。
和数学教学体验和感悟相关的教案: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反思2015-04-29
-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9
- 数学教学课改反思——如何吸引住学生2015-04-29
- 数学教学与发散思维2015-04-28
-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8
- 2005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5
- 高一数学教学反思2015-04-17
- 我的数学教学改革实验2015-04-17
- 数学教学反思2015-04-14
- 数学教学反思22015-04-12
- 走向智慧的数学教学2015-04-11
- 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015-04-09
-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2015-04-08
- 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2015-04-08
- 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点滴尝试2015-04-06
- 数学教学工作反思2015-04-04
- 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教学初体2015-04-03
- 关于数学教学的几点反思2015-03-30
- 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反思2015-03-29
- 只有经过真正的体验,才能有深刻的感2015-03-28
- 数学教学“生活化”与应用意识的培养2015-03-28
- 第十一册数学教学反思2015-03-26
- 第九册数学教学反思2015-03-26
- 第五册数学教学反思2015-03-26
- 上一篇:解数学题后的再思考
- 下一篇:课前巧妙设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