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教案
教学方法:赏读法。
第一课时 了解元杂剧、赏析第一部分
一. 教学导入 :
元朝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一段辉煌的时期,杂剧成为当时一种流行的文学样式,涌现出了大批戏曲名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汉卿的《窦娥冤》,了解元杂剧的艺术特色。
二. 元杂剧与关汉卿:
1. 关于元杂剧的知识: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如《窦娥冤》结尾的“题目”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
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净三大类。每类又可分为外末、副末、冲末、大末、小末;正旦、外旦、贴旦、老旦、花旦;副净、二净等。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此外,还有以剧中人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如驾(皇帝)、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洁郎(和尚)等。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除楔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也有变例,如《西厢记》第四本就出现了莺莺、张生、红娘轮唱的情况。剧本中的唱词,即曲词,是按照曲牌规定的字数、句法、平仄、韵脚填写的,也可以在曲牌的规定之外,适当加入衬字或增句。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2. 作者关汉卿: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生卒年不详。他一生“不屑仕进”([元]朱经《青楼集·序》),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他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与当时许多戏曲作家、杂剧演员有着密切联系。元末熊自得《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明代臧晋叔说他“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明初贾仲明《录鬼簿》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既是编剧,又能登台演出。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838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
四. 理清本文戏剧情节:
第一部分:(开头~“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写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揭露世道不公。
第二部分:(“(刽子云)快行动些”~“不明不暗,负屈衔冤”)写窦娥告别婆婆。
第三部分:(“(刽子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结束)写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五. 赏析第一部分:
1. 朗读第一部分的唱词(学生齐读)。
2. 《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
3. “游魂先赴森罗殿”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理解?
(提示:讳饰,实际是说被杀头而死。)
4. 《滚绣球》中有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握,这句话是哪一句?它采用了什么诗歌手法?
(提示:“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采用了兴的手法。)
5. 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何作用?
(提示:这里是用以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
6. 《滚绣球》中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是哪一句?
(提示: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7. 概括地说,《滚绣球》一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既表达了对天地不公的不满,又表现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
六. 作业 布置:课后练习一、三。
第二课时 赏析第二部分:
1. 朗读第二部分(抽读)。
. 窦娥临死前反复叮嘱婆婆要祭奠她,是出于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这个问题可从这几方面考虑:
① 这正是体现窦娥难以舍别婆婆,表现了她对婆婆的挂念;
② 安排婆婆做这些事,是让婆婆有所寄托,以免婆婆孤独痛苦或生轻生之念;
③ 可以增强悲剧气氛;
④ 白发人送黑发人,白发人祭奠黑发人,更加突出社会黑暗,无公道可言。)
三. 赏析第三部分:
1.“无头愿”是什么意思?
(提示:意思是说自己的誓愿无根无据,但正可以表明其冤情。)
2.“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是怎么回事?这两个典故在文中起何作用?
(提示:这两个典故主要表明案情是假,冤情是真,也是窦娥用以证明第一桩誓愿并非不能灵验,因为她相信自有天理在。)
3. 监斩官说:“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这一说在文中起何作用?
(提示:反衬窦娥的确冤情深重,怨气冲天。)
4. 邹衍“六月飞霜”的典故起何作用?
(可以衬托窦娥冤案是实,证明并暗示第二桩誓愿也能实现。)
5. 窦娥为什么要发下“亢旱三年”的毒誓?
(提示:她希望的不仅是个人的冤情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恶人。“亢旱三年”,楚州自然是颗粒无收,那些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贪官污吏自然就无可搜刮。)
6. “东海孝妇”的典故起何作用?
(提示:除了暗示第三桩誓愿将要实现之外,更能衬托窦娥的反抗精神。)
7. 三桩誓愿的实现采用了什么手法?说说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
(提示:浪漫主义手法;既能证明窦娥冤情实在是真,有能增强悲剧气氛。从观众来看,符合一般民众善恶有报的心理,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能引起观众更多的共鸣;也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
四. 窦娥的人物形象:(学生根据赏析概括)
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满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的形象。他善良勤劳、孝顺贤惠,同时又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拼斗到底。她生于严酷的腐败的封建统治之下,注定要走向悲剧的结局。
五. 概括主题:(学生根据赏析概括)
《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窦娥的形象壮美动人,她的悲剧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六. 教学后记:
窦娥冤
学法建议
《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是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
术成就。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序幕),第一折为故事的开端,第二折
是故事的发展,第三折是情节的高潮,第四折是故事的结局。本文选的是第三
折,是戏剧矛盾冲突的高潮,也是窦娥性格发展到顶点的部分。本文的重点有如
下几点:①把握贯串全文的线索——冤;②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③本文是
如何塑造窦娥这个人物形象的?④把握窦娥这个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因此,学习本文,应紧扣住情节发展的顺序,弄清作者是如何刻画窦娥这个
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的。对“滚绣球”及三桩誓愿要仔细体味,认真研究,学会
辩证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社会意义及其人物性格中所体现出来的
矛盾性,从而深刻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法制的腐朽性。对“滚绣球”一段,直反
复吟诵,力争会背会默写,并从深层涵义上去理解、把握。
重难点提示
1.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却又在
最后发下三大奇愿,要感天动地来显示冤情?
在封建社会,人民不仅在人身权利及政治经济上受压迫,而且在思想上受毒
害。按当时观念,天地鬼神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间公道。封建官吏为了愚民,
也每每以青天自况。窦娥开始也受神权思想影响,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
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
无个不冤哉”的社会真相。在《滚绣球》一曲中,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
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
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
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至于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正是作家世界观矛盾的一种反映。一方面关
汉卿关心民瘦,洞察现实,通过窦娥指斥天地、发下三愿、愿愿应验等情节表明自
己对封建官吏的憎恨,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反映人民仇视封建统治,要求变革
现实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作者毕竟是封建时代的剧作家,他尽管关心人民的
疾苦,却不能意识到人民自身的力量;他虽然憎恶封建统治,却又找不到变革现
实的出路,所以最终还是让天地动容清官平冤来解决问题,这也反映了作家的阶
级局限和历史局限。当然,上天被窦娥感动,也说明窦娥冤大恨深。
2.《窦娥冤》第三折情节结构有何特点?
本折戏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窦娥谴责天地鬼神,第二部分是窦娥
与婆婆诀别,第三部分是窦娥发下三大奇愿。这三部分有张有弛,疏密相间,富
有鲜明的艺术节奏。一开幕刽子手摇旗提刀,监斩官厉声吆喝,再配上缓慢沉闷
的锣鼓声,舞台一片阴森紧张的氛围。窦娥披枷戴锁登场,呼天抢地的悲诉怒
斥,更加重了悲剧气氛。眼看窦娥就要成为刀下之鬼,观众的心绷得紧紧的。然
后作者却宕开一笔,转人第二部分婆媳诀别。窦娥哀怨低回的身世之叹与第一
部分高亢激昂的斗争精神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她内心世界的另一面,催人泪
下,感人至深。剧情发展明显有一顿,形成一张一弛的戏剧波澜。这一“弛”为下
一“张”蓄势,从而转入全剧的高潮,真是跌宕多姿,匠心独运,具有极强的艺术感
染力。
3.窦娥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亢旱的音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作
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窦娥的三桩誓愿,一愿比一愿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她发下三愿,为的是
把自己的冤情昭示世人,感动苍天,让人们知道“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
有口难言”。这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愦、吏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呼告无
门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女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这样安排情节也是关汉
卿社会政治观点和美学理想的形象体现。他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奇特的构
思,借助想象,让天地震惊,人神共怒,虽然违背常理,却又合乎人情,有力地表现
了广大人民要求伸张正义、洗雪天下冤屈的心愿。
释疑解难
1.关汉卿的作品有何独特的艺术风格?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
流,为一时之冠”(《析津志·名宦传》),他多才多艺,且不满元朝黑暗现实,终身带
仕,一生从事戏剧活动,流传较广的作品还有《救风尘人《望江亭》、《单刀会》等b
他的剧作具有强烈的社会内容。他同情弱小,憎恶强权。在他的笔下,被压迫、
受损害的人们总是那样勇敢正直而又充满智慧,而上层统治者又总是那样卑以
低下和贪婪。他的剧作既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又放射着理想的光辉,深受广大
人民群众喜爱。他善于塑造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形象,刻画出人物复杂深邃的
内心世界。其戏剧语言不事雕琢镂饰,呈其自然朴实的本色,既富有生活气息,
又具有强烈的艺术韵味,被称道为“字字本色”,尊为“本色派”之首。
2.窦娥是被昏聩的官吏屈判成杀人死罪的,在《滚绣球》中为何要对天地日月鬼.
神进行猛烈的谴责呢?
在封建社会里,人民不仅受到封建政权的压迫,还要受到神权的严重束缚。
按世俗的观念,天地鬼神是明察世间是非,主持人间公道的。封建官吏为了愚弄
人民,也往往以青天自喻。受封建神权思想的严重影响,窦娥一直认为天地鬼神
能为她主持公道;当张驴儿把谋害人命的罪名强加于其身时,她仍相信官府能主
持正义,惩恶扬善。只是在黑暗而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才逐步觉醒起来,并终于
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本来面目。在《滚绣球》一曲
中,她强烈抨击天地鬼神清浊不分,是非混淆,致使善良横遭杀戮,恶人得以横
行。她对神权的大胆怀疑与谴责,实质上也就是对封建官府、对现实社会的黑暗
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在当时的社会中,天地鬼神是被视为神圣不可侵
犯的,但窦娥敢于怒目青天,顿斥大地,对之进行愤怒斥责。从她那似岩浆迸射,
如山洪决堤般的激烈言辞中,我们可以看到窦娥初步而又朴素的觉醒意识和强
烈的反抗精神,这也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反抗。窦娥
的反抗性格中正闪烁着关汉卿思想的光辉。
3.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窦娥要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这一细节刻画对塑造
窦娥形象有什么作用?
纵观全剧,作家在刻画窦娥反抗性格的同时,也注意逐一展现人物性格中温
顺善良的一侧面:大堂之上,酷刑之下,为使婆婆免遭毒打,她甘愿牺牲自己,屈
招了药杀公公的死罪;这折戏中写她赴刑场时,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的细
节,可见其性格的善良——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
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
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试想一个乎时心地善良的百
姓竟被昏官断为杀人的凶手,可见当时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一个素来性格温顺
的女子最终也作出了如此强烈的反抗,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
妇女的压迫是何等的深重。困此,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使窦娥这个形象更其丰
满动人,也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刻。
4.剧作家为什么要在这折戏的结尾安排“三大奇愿”这样的情节呢?
窦娥临刑时发下三桩奇愿,从内容上看,,一愿比一愿深刻而强烈。这不仅
要把自己的冤情昭示世人,而且要感天动地,让人们都知道“这都是官吏每无心
正法,使百姓每有口难言”。这三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
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它着力表现主人公与社会恶势力“争到
头,竞到底”的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超乎自然之上的感动
天地的力量。三桩奇愿也是作家社会、政治观点和美好理想的形象体现。作者
运用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借助于想象,借助于天地震惊、人
神共怒的艺术处理,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乃至实现的事在艺术舞台上发生
并得以应验。这样的安排和处理,虽违背事物的常见原理,却又合乎人情,从而
有力地体现了广大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杀却贪官污吏,洗雪天下冤屈的良好意志
与愿望。
[自读导引设计]
一、简介戏曲常识
教师提出,学生复习总结,教师校正
1、 戏曲通常有哪些角色行当?
生:老生、小生
旦:正旦,花旦,青衣旦,刀马旦
净:花脸,性格相貌有特异之处的人物
末:
丑:
外:老年男子
卜儿:老年女角
2、 科:动作
白:对白、独白、带白
3、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郑光祖《倩女离魂》 白朴《墙头马上》
二、阅读“自读提示”,了解《窦娥冤》的大致情节
三、复述节选部分的情节
四、阅读讨论
1、根据剧情的发展可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请划分其起讫,并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2、第一部分写窦娥的怨,她怨什么?
3、她去刑场,本来走前街,为什么却要走后街,表现她什么性格特征?
4、 婆媳相见,作者借婆媳的谈话交代了什么内容?
5、 与婆婆离别时,窦娥交代了什么,她的这番话表现什么?
遇时节将碗凉浆奠 突出其悲惨遭遇
劝婆婆不要过于悲伤 善良性格,美好心灵
6、 她临死前发下几桩誓愿,用短语概括出来,她为什么发这几桩愿,这三桩愿表现窦娥的什么性格特征?
7、 最后,作者写两桩誓愿的应验,用意何在?
总结:窦娥的形象及主题
五、练习
剧中有个人物刽子手,请你以他的身份,将这一折戏改写为记叙文。
六、板书设计
七、教后小记
和窦娥冤教案相关的教案:
- 高三作文教案:爱生活,爱读书,爱作2015-03-14
- 高三作文备考教案:细节描写——记叙2015-03-14
- 《胡同文化》教案2015-03-11
-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七2015-03-11
- 新沂市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 示范课教2015-03-11
-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2015-03-10
-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设计(网友2015-03-10
-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二2015-03-08
-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三2015-03-08
-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四2015-03-08
-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五2015-03-08
- 高三诗歌鉴赏教案(论坛精华帖)2015-03-06
- 杜甫诗五首 教案(教师中心稿)2015-03-06
- 高三复习教案——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2015-03-04
-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分析文章结构,2015-03-04
- 符合题意——高三作文教案(一)(网2015-03-04
- 符合文体要求——高三作文教案(二)2015-03-04
- 高三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教案(之2015-03-03
- 杜甫(教案)(教师中心稿)2015-03-03
- 《蜀道难》教案(网友来稿)2015-03-03
- 《将进酒》教案(网友来稿)2015-03-03
- 《变形记》教案2015-03-03
- 庄暴见孟子(教案)(教师中心稿)2015-03-03
- 文言文教学:《文言文语言现象入门》2015-03-02
- 上一篇:《巴尔扎克葬词》教案教案
- 下一篇:议论,让空洞走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