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5
教学目标
1. 正确辨析常见文言虚词、实词
2.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文言文的语感
3. 让学生认识我国古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辨析重点字词句意;在朗读中继续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结构、理解课文蕴涵的思想观点
教学方法
1. 读议结合法
2. 分层教学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熟读课文,思考问题
教学用具
幻灯机、录音机
教学步骤
课前活动
生进行课前活动
师有针对性简析
一、导入
有一个成语,它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这个成语叫做——拔苗助长,这个成语出自哪本书?—— 《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中的文章。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我们今天要学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二、齐读课文
要求:
1. 读准字音
2. 注意断句、标点符号停顿要读出来
3. 体会排比句的好处
(鼓励:男女生曾经都胜过1班的)
生读后教师简评
三、讨论质疑与解疑归纳补充
(一) 、讨论
学生形成4人讨论组讨论,时间8 分钟.幻灯机提示可讨论的内容.教师巡视,适当解疑,提醒少言寡语者,提示讨论的时间,要求各讨论组A层次负责人注意把握进度。
(二) 、质疑解疑与归纳补充
学生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到班上讨论。
1、虚词
之:
三里之成,七里之郭:的
环而攻之:指城郭
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前,表承接;后,表转接.
夫:
发语词,表示下面要发表议论
2、古今义
然而不胜者,……:这样却
亲戚畔之:内外亲属
3、实词
去
委而去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域:限制,名词作动词。
畔:通”叛”.
4、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的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人心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拥有仁义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缺少仁义道德的人就会很少人帮助.
5、理解课文结构及孟子思想
⑴本文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明确: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一段:提出论点
第二段:分析论点
第三四段:总结论点
⑵治理国家主要靠高压政策还是事实仁政?
通过我们对字词的理解,通过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都知道孟子很重视人和,不可否认,天时和地利都具与一定的重要性,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人和,要做到人和,就要重视实施仁政,而不可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和“兵革之利”.
四、朗读训练
1、听录音
2、熟读成诵,要求BC层次的同学也要能背
作业
1. 背诵
2. 分类积累词句
3. 拓展:结合学习生活实际,理解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 理解常见虚词.
2. 找出疑难语句.
3. 判断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还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 如何划分段落?
5. 理解孟子的思想:治理国家,主要靠实施高压政策,还是实施仁政?
6.读了本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5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5相关的教案:
- 《热爱生命》教案设计2015-03-22
- 《想和做》教案设计2015-03-13
- 《乡愁》教案设计52015-03-13
- 《孔乙己》教案设计72015-03-13
- 《梵高传(节选)》教案设计2015-03-08
- 语文 - 《詹天佑》教案设计2015-03-07
- 〈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1)2015-03-02
- 〈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2)2015-03-02
- 〈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3)2015-03-02
- 再别康桥教案设计2015-03-02
- 理想 教案设计示例2015-02-28
- 小学一年级《要下雨了》教案设计2015-02-03
- 小学六年级《奴隶英雄 》教案设计12015-02-02
- 小学六年级《奴隶英雄 》教案设计22015-02-02
- 小六语文 詹天佑 教案设计12015-01-04
- 小六语文 詹天佑 教案设计22015-01-04
- 夏 教案设计2014-12-29
- 燕子 教案设计12014-12-19
- 我的叔叔于勒 教案设计示例二2014-12-18
- 《山中访友》教案设计2014-11-26
- 《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2014-11-26
- 《口语交际:漫游语文世界》教案设计2014-11-26
-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2014-11-26
- 《人生寓言》教案设计2014-11-24
- 上一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6
- 下一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