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
1、体会书信中感情的流露和哲理的阐明。
2、体会两封信中的联系及“坚强”的含义。
3、尝试用书信与同学、朋友、师长进行友好的交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坚强”的含义。
2、第2封信中哲理的阐明。
三、教学时数:安排2课时。
四、教具、教法: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结合。
第1课时
(说明:第一封信内容简单,学生理解较易,教学时宜以学生自主讨论、探究为主。)
一、导入 新课:
简介人物:傅雷(1908—1966)/maindoc/jsxz_fl01.htm
傅聪的有关介绍等网站
(要求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的材料。)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问题。
1、这封信是傅雷在儿子什么心境下写的?找出句子。
讨论明确:这种情绪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2、开头为什么这样称呼?
讨论明确:称呼:“聪,亲爱的孩子。”
这样称呼起了宽慰儿子,给他以感情上的慰藉。
3、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
讨论明确:(1)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一:泰然处之,保持心理相当平衡。
(2)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二:正视错误,冷静对待,彻底感悟,引为借鉴。
4、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讨论明确:(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2)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三、归纳与总结:
参照课文段落层次的划分,学生明确第一封书信层次及其大意,并总结划分的方法与体会。
明确:
四、课堂练习:
理解下列词语的形、音、义。
舐()犊之情:
重蹈覆辙: 庸碌:
惊心动魄: 凭吊:
第2课时
一、导入 :
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的VCD片段。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体会“坚强”的具体含义。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
提示: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教学时应指导学生找出具体语句。
明确:
“坚强”有两方面的表现:
(1)在失败时,精神消沉时:(第一封信)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所侵蚀。
(2)在成功时:(第二封信)
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三、傅雷在儿子成功时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赞赏,请找出具体的语句,并理解傅雷对儿子的更高的要求。
明确: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快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延伸体会:傅雷在此时用了激动的心情表达了对儿子的赞赏与自豪。试想像,在生活中别人或自己获得成功时,你是怎样的感受?)
傅雷对儿子的赞美,浸透了他自己的人生体会与独特的感受,作为一个过来人,他更提出了要有“赤子之心”这样一个更高的要求。要求儿子在艺术上“保有一颗纯洁的心灵”。这是艺术的更高的境界,也是人生的至境,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四、体会傅雷由儿子的成功演奏表现想到克利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复旦”的黎明时期,更想到了滔滔不绝的中华文明,这些相像表现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些想像激励着儿子在音乐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同时也洋溢着他对新中国的殷切的期望和信心,要求儿子在艺术上要有气吞斗牛的表现。
五、课文最后一段:“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对这一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提示:这是本课学习上的一个难点,应着重指导学生用课文的语句去理解。
学生找出文中语句:
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
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
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
明确:这是傅雷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解决矛盾后追求艺术更高境界。
六、学生参照第1课时,自己划分并归纳段落大意。
七、总结:
八、布置课后练习:
1、摘抄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体会其含义。
2、尝试给亲友、师长写一封友好交流的信。
作者邮箱: ahan7609@tom.com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教案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教案相关的教案:
- 高三作文教案:爱生活,爱读书,爱作2015-03-14
- 高三作文备考教案:细节描写——记叙2015-03-14
- 杜甫《旅夜书怀》教学设计(网友来稿)2015-03-13
- 《胡同文化》教案2015-03-11
-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七2015-03-11
- 新沂市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 示范课教2015-03-11
-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2015-03-10
- 高三文言文复习之《谏太宗十思疏》、2015-03-10
-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设计(网友2015-03-10
-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二2015-03-08
-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三2015-03-08
-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四2015-03-08
- 重庆市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五2015-03-08
-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高五册阅读]第2015-03-07
- 《人是什么》教学设计(张见亭)(教2015-03-07
-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2015-03-07
- 高三诗歌鉴赏教案(论坛精华帖)2015-03-06
- 《将进酒》教学设计(网友来稿)2015-03-06
- 杜甫诗五首 教案(教师中心稿)2015-03-06
- 高三复习教案——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2015-03-04
-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分析文章结构,2015-03-04
- 符合题意——高三作文教案(一)(网2015-03-04
- 符合文体要求——高三作文教案(二)2015-03-04
-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学2015-03-03
- 上一篇:《西安这座城》教案教案
- 下一篇:《道士塔》教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