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金字塔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描写的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1、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在北京可以看到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你们可知道,埃及的首都在哪里?埃及有什么名胜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在哪里?它为什么叫“金字塔”?它又是怎样建造起来的?我们学习了这片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指导,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画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读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学生明读。
(2)指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轻声朗读,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埋葬:掩埋尸体。
轮廓:物体的外缘线条。
精巧:精细巧妙。
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
摩天大厦:指高耸入云的大楼。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当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解答。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
(1) 金字塔在哪里?
(2) 金字塔的外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叫“金字塔”?
(3) 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4) 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2、根据上面的问题,给课文分段。
3、根据段意,指名试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小结。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2、指导学生注意自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临写。
4、师生评价。
5、强化练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举世闻名”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说是举世闻名的?
二、讲读第一段
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
(1) 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在哪里?
(2) 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外观如何?
2、看图,品味文字。
“金黄色的沙漠”是埃及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角锥形”是金字塔的外观,“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金字塔。
3、朗读课文第一段。
三、讲读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
(1) 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独特之处?
(2) 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作者具体写出了这一工程的哪些特点?
(3) 胡夫金字塔在外观和结构上分别具有哪些特点?
2、理解重点句子,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金字塔外观宏伟与结构精巧的。
(1) 投影出示句子: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B、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2) 指名朗读这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胡夫金字塔很高?
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学们想象得出吗?
第二句也是如此,究竟是怎样得平整与紧密呢?
我们看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的?
(3) 投影出示:
按课文内容填空: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
B、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4) 边读边想,补充后的句子与前面的句子相比,好在哪里?
5、小结说明方法。
6、指导朗读第二段。
四、讲读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了那些内容?
2、讨论回答这一段中的两个设问句。
3、小结。
五、练写片段
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字的方法,写一个片段,介绍校园里的雪松,要写出雪松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讲读第四段
1、默读课文,思考:
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最后一段内容与前文有什么关系?
3、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总结课文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的句子。
2、投影出示,朗读下面的句子。
A、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暴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的时间。
B、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
3、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