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专辑(312)
1、鲸腹历险记
在世界上有哪些人为科学献出了毕生精力?居里夫人,哥百尼,竺可桢……他们都是伟大的科学家。 在新西兰,也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斯蒂夫,他是专门搞海洋研究的。 有一次,斯蒂夫看见一只蓝鲸在呼吸,将海水大口大口地吸进去,又把海水从背上的小孔中喷出。斯蒂夫把鲸的外表看得很透彻了,就决定去看看鲸的肚子,他不忍心杀死鲸,只得进入鲸的腹中观察。这是个危险性很大的工作。他要穿上特殊的耐酸材料制成的衣服,以免被鲸的胃酸消化掉,然后在衣服里衬上钢架子,这是为了不被挤扁,再是要带上氧气袋,避免在里面被闷死。 准备就绪后,斯蒂夫趁着鲸再次呼吸时,随着海水进入鲸的嘴里,但在鲸的喉咙口有鲸须,好吃的东西就会被咽进去,难吃的就会被吐出来。斯蒂夫为了不被吐出,就抓住鲸的喉咙,待第二次呼吸时,就被滚滚涌进来的海水冲进鲸的胃中。斯蒂夫本以为鲸的胃里像广场一样宽敞,可进去之后才发现里边挤得要命,全是被鲸吃进去的小鱼小虾,人好像被绑住了似的,几乎无法活动。鲸的腹中,温度也相当的高,整个人就像呆在蒸笼里,被火蒸着,烤着似的,大汗淋漓的。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一部分东西已经被鲸消化掉了,胃里松动了很多,斯蒂夫开始拍摄照片,记录数据,收集了很多宝贵材料。 完成了任务后,斯蒂夫又遇到了问题——如何出去。斯蒂夫先搅动鲸胃里的食物,对鲸拳打脚踢,可这些对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来说,只不过是挠痒痒罢了,根本算不了什么。斯蒂夫想啊想,本来可以发信号,让岸上的人把鲸杀死,救出自己的,可他不忍心。过了半晌,斯蒂夫终于想出了办法,但这个办法也很危险,然而斯蒂夫还是用了,他把氧气袋里的氧气放了出来,氧气巨大的力使鲸感到十分难受,斯蒂夫趁机拳打脚踢,鲸十分难受,一呕吐,斯蒂夫便炮弹似地射了出来,此时,他身上沾满了奇臭难忍的消化物,岸上的人用水把他冲干净了。
2、东西并不都是人家的好
我在超市排队,等候结账时,后面两位女士一直在说话。她们说到现在好多东西不敢买,作假的太多,然后就说到新西兰的风光,说到韩国人的伟大,国民只买自己国家生产的东西,外国货物都出奇的便宜。韩国东西又好,又不作假……最后又回到中国,说国内什么什么不如人家。这样的话,我也偶然在其他的公共场所听到过。不知道是不是人的天性,人们总喜欢抱怨自己熟悉、所处的环境,不喜欢自己拥有的东西。我的那个同屋的日本女孩,很奇怪中国女性对SK-Ⅱ情有独钟,对资生堂念念不忘。她说日本女性都不喜欢,买的最多的是法国化妆品。我对我的那个英国朋友说,好羡慕你们都有自己的私人医生。他却说他的医生一点也不好,每次他不舒服,约定看医生时间,那个医生都三下两下把他打发走,说没问题。那个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来信说,无论如何都要到中国来旅游。现在英国最畅销书之一就是那本介绍中国各地旅游景点的书籍。书的作者在中国呆了一年半,把中国的大江南北逛了个遍,吃遍了各地风味小吃,让很多英国人嫉妒。
拥有的不知道喜欢,偏偏盯着人家的好,所以感到不快活,自己还不知道为什么。
3、韦尔奇的“另类”智慧
据《文汇报》6月25日报道,6月24日,前“世界第一CEO”杰克·韦尔奇在上海与中国企业家对话,韦尔奇的对答显示了超常规的“另类”智慧。
群策群力最有效
问:您在GE倡导群策群力方式,它有什么神奇的力量?
韦尔奇:那时候GE是一个官僚主义的机构,有个老板下令,然后这个命令一级一级往下传递,工人实施。后来我们引进了一种系统,台下的员工来告诉我们该怎样把事情做得更好,我们叫做群策群力。几年之内我们开了几千次的会议,大家感觉到群策群力非常重要。
预测十年是愚蠢的
问:教科书要求我们为十年后做打算,我们应该怎样做十年的战略管理?
韦尔奇:哪怕预测一年后的情况都是很难的,更不要说预测十年后的情况,预测十年是愚蠢的,是不可能的。如果您是做三年预测的话,您应当有一个高、中、低三种对策,而不是一套准确的数据。对于一家公司来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具有适应能力,而不是用所有的时间去预测未来。
每个人需终身“打分”
问:你在GE对员工打分,最优秀的20%,然后是70%,最底下10%就要淘汰,为什么你要这么做?
韦尔奇:只要你在工作,就应该每天被打分,让你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哪些方面符合企业的情况?我并不是说每年就要开除10%,如果一个人老是处在最底层,我相信他们自愿会走。
4、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
在电视上看“十佳教师”的事迹报告,有一位姓方的女教师,讲述了发生在她身上的真实故事。
方老师的丈夫在外地工作,他们有一个4岁的女儿;方老师教初三数学,同时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方老师每天早晨6点以前赶到学校,晚上10点以后才能回家。上幼儿园的孩子每天先随她到学校,等她安顿好工作后再送到幼儿园;晚上7点钟,她将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拔掉所有的电器插头,再将玩具堆放在女儿面前,然后反锁上家门到学校去辅导学生晚自习。
有一天,学校要进行模拟考试,一大早,女儿说自己“特别冷”,方老师没在意。晚上她把女儿接回家,女儿又说“特别困”,方老师便让女儿睡觉,自己急匆匆赶到学校去看学生晚自习。第二天,孩子说没力气起床,要求不上幼儿园了,在家里玩一天。她也就答应了。第三天,孩子说眼睛看不见东西,方老师便带女儿去医院检查。结果,医生说,孩子因为高烧,角膜已经软化穿孔,彻底失明了……方老师讲到这里不由得呜咽起来。但她平静了一下情绪,马上接着说:“那一届学生十分争气,有一半学生考上了省重点高中。虽说为了他们的成功我付出了高额代价,但我觉得值!他们的成功是我一生的安慰与自豪!”
我的心,在那一刻碎了!这个伟大的方老师,竟可笑地认为送走几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就可以抵消她对一个无辜女孩所犯下的错!她把那个可怜的女童看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以为牺牲掉孩子正显示母亲无比高尚的情操!最可怕的是诸位评委,他们究竟想通过方老师这个让人椎心泣血的故事标榜什么?
我们的教育应该摒弃那些非人性的东西。不要总去夸耀一个老师身患重疾置生死于度外毫不吝惜地抛洒生命;不要总去夸耀一个校长因为考季来临工作紧张便不去为老父亲送葬;不要总去夸耀一个母亲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习,在自己的婆母临终前都不满足她看一眼孙子的愿望……
5、关掉你的大灯
搭一辆便车回城。车子走的县道,双车道,每逢车辆交会,司机就会轻踩刹车,先让对方的车子过去。我说:“干吗你每次都让别人呢?”他笑笑说:“习惯了。”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坐一位老司机的车子到城郊,城市因为限电而关了路灯,于是过往的车辆都开着大灯。老司机每当前面有车辆驶来,他就关了车的大灯。因为来往车辆太多,他就不断开关着大灯的按钮。我就提醒他:“大家都开着,你也开着吧。”老司机说:“习惯了。两车交会一定要关大灯,这是我学车时师傅告诉我们的,像我这样驾龄的司机,大都有这个习惯。”
现在,人人都说车子难开,一是车太多了,二是不遵章行驶的司机太多了。但有没有想过,这种被动的局面就是自己造成的。十几年前司机都知道两车交会时一定要关掉自己的大灯,而现在的司机有几个人能认同此理?驾着一辆车上路,就像一个人融入社会,你要与许多人打交道,每个人都遵守为人处世的道德,你才可能走得更长更安全。
6、被埋没的金子
一滴尿液,平常日子里只能算作污水;放它到农村,就可以入肥;进入医药界,它还可能用来治疗跌打损伤;到了现代化加工厂,它便成了天普洛欣和乌石塔丁等名贵药物的原料。
一块垃圾场的废铁,也许不名一文。不过,当铁匠将它加工成马蹄铁,它的价值就会变成20元;再分细点,将它们制成特殊的铁钉,就可以翻倍成40元;如果运气好,将它提炼成钢刀,它的价格就可以卖到100元;更进一步,将它们分解成钟表上的发条,那就是身价200元的“贵族”了。
很多人就像暂时被埋没的金子,只要通过智慧的提携和自身的努力,就能一步一步抖落包裹在外的泥土。
7、胆汁入水
一位少妇到老中医那里求诊,她已经多日茶饭不思,夜里无眠,身体乏力,日渐消瘦……
老中医给她切过脉,观过舌象,便说:你心中有太多的苦恼事,体有虚火,并无大病。少妇听了如遇知音,于是便倾诉心中的种种烦恼。
老中医又问起她的另外一些情况:丈夫对你感情如何?少妇脸上有了笑容,说:很是疼爱我,结婚10年从未红过脸。老中医又问,是否有孩子?少妇眼里闪出光彩,说:一个女孩,很聪明,也很懂事。老中医又问:种的庄稼年年都遭灾减收吗?少妇连忙摇头说:已连续3年大丰收了……
老中医边问边写,然后把写满字的两张纸放到少妇面前。一张写着她的苦恼事,一张写着她的快乐事,对少妇说:这两张纸就是治病的药方,你把苦恼事看得太重了,忽视了身边的欢乐。说着,老中医让徒弟取来一盆水、一只猪苦胆,把胆汁滴入水盆中、那浓绿色的胆汁在水中化开,很快便不见了踪影。老中医说:胆汁入水,味则变淡,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不是我们承受了太多的苦痛,而是我们不善于用快乐之水冲淡苦味。其实,在我们沉沉叹息甚至流泪时,快乐就在身边朝我们微笑。
8、路靠自己找
最近,女儿在网上迷上了一种叫“连连看”的游戏。
游戏的规则就是选择一对相同的牌连线,但此连线要避开其他牌,能在有效路径点击图案相同的牌就得分。点击完所有的图案就过一关,游戏一共有十多关。这种游戏是训练玩家眼明手快及增强逻辑判断能力。
牌是一些蜜蜂、小狗、青蛙、鸭子等二三十种卡通图案。游戏有三级,级别越高,图案就越多。
难度就在于限定时间。游戏的上方有一根“生命红线”,音乐响起,红线就慢慢缩短,要是红线没了,游戏也就结束了。
游戏会为一些“无路可走”的玩家提供“帮助”,就是在你找不到两张相同的牌时“提示”你哪两个牌子是可相连的,或者“重新洗牌”,对所有的图案进行重新组合。但这两样帮助是有限制的,它规定了次数。
伴着音乐,女儿玩得很轻松。音乐之间还会不时传出来掌声,女儿洋洋自得。掌声是制作者在游戏里为一些连得好的玩家设置的鼓励。
我也试着坐在电脑前“连连看”。女儿在一旁给我指点,不时地喊“蜜蜂蜜蜂”、“青蛙青蛙”,看着这些夸张变形的卡通图案我已是眼花缭乱,看不出哪是蜜蜂哪是青蛙。我心里老是惦记着那根“生命红线”,不论你连得着连不着,红线是一直在缩短的。眼看红线将尽,屏上的图案还是一片。虽说我玩的只是初级,也只能过两关。
游戏结束,我又重新开始。找不到连线的时候,我就寻求“帮助”。我一点鼠标,女儿立即制止:“不要‘帮助’。‘提示’只有三次,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用,再看看,路肯定是有的。”她把“线”叫“路”。
我又眼盯屏幕,觉着实在玩不下去了,又要点击鼠标重新洗牌,女儿又在制止我:“重新洗牌之后,‘生命时间’会缩短,还会扣你生命点的分值。”
玩的时间久了,手熟了,眼睛不再紧盯那根“生命红线”,记住周边的图案,全力找“路”,有时我能把十几关闯过,而且尽可能地不寻求“帮助”,“生命分值”越来越高。
我忽有所动:人生何其相似!人生的道路靠自己寻找,不能有太多的依靠、接受太多的赠与,在创造中寻求快乐,在探求中体味征服,这样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生命值才会大增。
9、妥协
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百鸟绝迹,百兽怒吼,冻得全身发抖的猎人在森林里发现了一头巨大的野熊,他小心地举起了猎枪,瞄准野熊的咽喉,准备扣动扳机。
野熊见状,竟然笑了笑:“你想要什么?”
猎人有些吃惊,压低了枪口,回答说:“我想要一件温暖的熊皮大衣,抵挡严寒。”
“我完全可以满足你,甚至不需要你浪费一颗子弹!”野熊镇定地说,“我呢,没什么别的要求,只要肚子不饿就行。不,咱们再具体谈谈。”
于是,猎人同野熊坐下来,开始谈判。
过了一会儿,野熊独自走开了,它满足了猎人的要求:它把猎人吃了,填饱了肚子;而猎人也如愿以偿,在熊的肚子里穿上了熊皮大衣。
两者的要求似乎都达到了,同时都没有违反他们的谈判协定。
10、游向高原的鱼
水从高原由西向东流着,渤海口的一条鱼逆流而上。
它的游技很精湛,因而游得很精彩,一会儿冲过浅滩,一会儿划过激流,它穿过了湖泊中层层的渔网,也躲过无数水鸟的追逐。它逆行到了著名的壶口瀑布,堪称奇迹。它又穿过了激水奔流的青铜峡谷,博得鱼们的众声喝彩。它不停地游,最后穿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
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却冻成了冰。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在唐古拉山的冰块中发现了它,它还保持着游动的姿势。有人认出这是渤海口的鱼。
一个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行了那么远,那么长,那么久。
一位老者为之叹息,说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方向,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写作素材专辑(312)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写作素材专辑(312)相关的教案: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10)2015-01-30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33)2015-01-26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32)2015-01-26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31)2015-01-26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30)2015-01-26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20)2015-01-25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19)2015-01-25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18)2015-01-25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17)2015-01-25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16)2015-01-25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15)2015-01-25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14)2015-01-22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13)2015-01-22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12)2015-01-22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11)2015-01-22
- 写作素材专辑(11)2015-01-22
- 写作素材专辑(10)2015-01-21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7)2015-01-21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9)2015-01-21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8)2015-01-21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6)2015-01-21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5)2015-01-19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4)2015-01-19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3)2015-01-19
- 上一篇:写作素材专辑(311)
- 下一篇:写作素材专辑(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