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角和补角 ——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
⑴ 在具体情景中了解余角与补角,懂得余角和补角的性质,通过练习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及性质,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⑵ 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几何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⑶ 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余角与补角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 :
复习、引入:
⑴ 复习角的定义。你知道有哪些特殊的角?
⑵ 用量角器量一量图中每组两个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
你有什么发现?
新课:
由学生的发现,给出余角和补角的定义(文字叙述)。
并且用数学符号语言进行理解。
问题1:如何求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
① ∠1的余角:90°-∠1
② ∠α的补角:180°-∠α
练习:填表(求一个角的余角、补角)
拓广:观察表格,你发现α的余角和α的补角有什么关系?
如何进行理论推导?
结论:α的补角比α的余角大90°
α一定是锐角
钝角没有余角,但一定有补角。
问题2:①如果∠1与∠2互余,∠3与∠4互余,并且∠1=∠3,那么∠2和∠4什么关系?为什么?
(学生讨论,请一人回答)
②如果∠1与∠2互补,∠3与∠4互补,并且∠1=∠3,
那么∠2和∠4什么关系?为什么?
结论:性质:①等角的余角相等。
②等角的补角相等。
练习:看图找互余的角和互补的角,以及相等的角。
结论:直角的补角是直角。凡是直角都相等。
解决实际问题:
在长方形的台球桌面上,选择适当的角度击打白球,可以使白球经过两次反弹后将黑球直接撞入袋中。此时∠1=∠2,∠3=∠4,并且∠2+∠3=90°,∠4+∠5=90°。如果黑球与洞口的连线和台球桌面边缘的夹角∠5=40°,那么∠1应等于多少度才能保证黑球准确入袋?请说明理由。
(学生小组讨论,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此问题)
小结:
⑴ 这节课,使我感受最深的是……
⑵ 这节课,我感到最困难的是……
⑶ 这节课,我学会了……
⑷ 这节课,我发现生活中……
⑸ 这节课,我想我将……
(学生思考作答)
作业 :目标检测P64,
书P139-6(写书上),
书P147-9,10(写本上)
一、教学目标 :
⑴ 在具体情景中了解余角与补角,懂得余角和补角的性质,通过练习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及性质,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⑵ 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几何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⑶ 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余角与补角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 :
复习、引入:
⑴ 复习角的定义。你知道有哪些特殊的角?
⑵ 用量角器量一量图中每组两个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
你有什么发现?
新课:
由学生的发现,给出余角和补角的定义(文字叙述)。
并且用数学符号语言进行理解。
问题1:如何求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
① ∠1的余角:90°-∠1
② ∠α的补角:180°-∠α
练习:填表(求一个角的余角、补角)
拓广:观察表格,你发现α的余角和α的补角有什么关系?
如何进行理论推导?
结论:α的补角比α的余角大90°
α一定是锐角
钝角没有余角,但一定有补角。
问题2:①如果∠1与∠2互余,∠3与∠4互余,并且∠1=∠3,那么∠2和∠4什么关系?为什么?
(学生讨论,请一人回答)
②如果∠1与∠2互补,∠3与∠4互补,并且∠1=∠3,
那么∠2和∠4什么关系?为什么?
结论:性质:①等角的余角相等。
②等角的补角相等。
练习:看图找互余的角和互补的角,以及相等的角。
结论:直角的补角是直角。凡是直角都相等。
解决实际问题:
在长方形的台球桌面上,选择适当的角度击打白球,可以使白球经过两次反弹后将黑球直接撞入袋中。此时∠1=∠2,∠3=∠4,并且∠2+∠3=90°,∠4+∠5=90°。如果黑球与洞口的连线和台球桌面边缘的夹角∠5=40°,那么∠1应等于多少度才能保证黑球准确入袋?请说明理由。
(学生小组讨论,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此问题)
小结:
⑴ 这节课,使我感受最深的是……
⑵ 这节课,我感到最困难的是……
⑶ 这节课,我学会了……
⑷ 这节课,我发现生活中……
⑸ 这节课,我想我将……
(学生思考作答)
作业 :目标检测P64,
书P139-6(写书上),
书P147-9,10(写本上)
余角和补角 ——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余角和补角 ——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相关的教案:
- 苏教版第一章第二节 —— 初中数学第2015-03-22
-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 初中数学第一2015-03-21
- 不等式 —— 初中数学第二册教案2015-03-21
- 不等式基本性质 —— 初中数学第二册2015-03-21
-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 初中数2015-03-21
-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 —— 初中数学第2015-03-21
- 同底数幂的乘法 —— 初中数学第二册2015-03-20
- 分式 ——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2015-03-19
- 相交线 ——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2015-03-19
- 一元一次方程 ——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2015-03-19
- 6.4扇形统计图 —— 初中数学第一册2015-03-19
-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 —— 初中数2015-03-18
- 线段射线直线 ——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2015-03-18
- 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 利用等式的性质2015-03-18
- 线段,直线,射线 —— 初中数学第一2015-03-18
- 绝 对 值 ——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2015-03-18
- 初中数学教案----实数2014-11-17
-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第三章“字母表2014-11-08
- 初中数学第五章《数据的收集》教学感2014-11-06
- 二元一次方程组 —— 初中数学第一册2014-09-29
-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新教材教案2014-09-29
-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 —— 初中数学2014-09-29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 初中数学第二2014-09-26
- 教学设计---轴对称图形 —— 初中数201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