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氛围 愉悦识字
听音导入。 在教学“呱、哇、哗”等表示声音的字时,我先让学生听音辨别动物的叫声,进而出示生字,让其模仿动物叫声,然后才学习生字。
3 、看录象导入。 在学习归类识字三的第 1 课时,我又让学生通过录象观看动物世界,进而认识各种动物及其名称。
这样,通过看图、听音、观看录象等手段把学生带进生动、形象的情景中,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为后面生字词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 激发无意注意,轻松识字。
兴趣是学习之师。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正在发展和做事没耐性这一特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应用以下几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
1 、借助色彩。 课堂上我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的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汉字“睬、踩”时,将两个字的偏旁“目、足”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便强化学生对汉字“睬、踩”的记忆。
2 、借助电教媒体剪辑、组合。 如教形近字“晴、睛、精”时,我利用幻灯,将这些字编旁进行变换组合。幻灯的变换摄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强化了学生对字形、字义的记忆。
3 、借助顺口溜。 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顺口溜教学。如教学“美”字: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顺口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4 、借助动作、实验演示。 如识记“灭”字时,先用火柴点燃一个纸团,然后用一小铁板向下一压,火就灭了。这样通过动作实验演示,学生兴趣盎然,不仅记住了生字的字形,而且了解了其义。
三、 演练结合,复习巩固。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表演,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索、主动的求知,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享受成功的乐趣。因此,在复习巩固生字时,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形式:
愉悦识字》
3 、看录象导入。 在学习归类识字三的第 1 课时,我又让学生通过录象观看动物世界,进而认识各种动物及其名称。
这样,通过看图、听音、观看录象等手段把学生带进生动、形象的情景中,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为后面生字词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 激发无意注意,轻松识字。
兴趣是学习之师。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正在发展和做事没耐性这一特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应用以下几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
1 、借助色彩。 课堂上我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的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汉字“睬、踩”时,将两个字的偏旁“目、足”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便强化学生对汉字“睬、踩”的记忆。
2 、借助电教媒体剪辑、组合。 如教形近字“晴、睛、精”时,我利用幻灯,将这些字编旁进行变换组合。幻灯的变换摄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强化了学生对字形、字义的记忆。
3 、借助顺口溜。 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顺口溜教学。如教学“美”字: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顺口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4 、借助动作、实验演示。 如识记“灭”字时,先用火柴点燃一个纸团,然后用一小铁板向下一压,火就灭了。这样通过动作实验演示,学生兴趣盎然,不仅记住了生字的字形,而且了解了其义。
三、 演练结合,复习巩固。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表演,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索、主动的求知,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享受成功的乐趣。因此,在复习巩固生字时,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形式:
愉悦识字》
和创设氛围 愉悦识字相关的教案:
- 识字写字教学中的体会2015-06-15
- 创设情境 激发想象--《白云飘》教2015-05-31
- 趣味识字法2015-05-27
- 拼音识字教学游戏介绍2015-05-23
- 《识字一》教学设计与反思2015-05-22
- 识字教学反思2015-05-11
- 识字趣为先2015-05-02
- 识字交流会2015-04-24
- 开启“创新”之窗--《识字4》教学2015-04-13
- “中国成语识字”教学反思2015-04-09
-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2015-04-08
-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2015-04-06
-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让学生作文成功2015-04-06
- 《识字2》教学反思2015-03-18
- 《识字1》教学反思2015-03-15
- 《识字一》教学反思2015-03-15
- 《识字》教学反思2015-03-07
- 复习课给学生愉悦的心境2015-03-04
- 《识字3》教学反思2015-03-02
- 《识字6》反思2015-03-02
- 识字3教学反思2015-02-27
- 融会贯通 独立识字——《识字交流会2015-01-30
-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教2015-01-19
- 识字课的教学反思2015-01-04
- 上一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 下一篇:小学语文《伞花》教学案例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