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考语文阅读教学的复习策略
怎样有效而合理地进行阅读复习训练呢?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略谈一下中考阅读一般选什么样的文章。中考阅读共有三篇选文(现代文2篇,文言文1篇)。从98年开始,基本都涵盖了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文章。不过,有的文体虽有淡化,但“因体设题”的考题还会占一定比例。基于这一点,我想,全面复习是必要的。
二、阅读复习训练的要求和内容
(一)计划性。中考科目多,复习时间有限,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好语文复习计划。复习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讲求实效;要合理安排复习的步骤,确定每一轮乃至每一步复习训练的预期目标。
个人认为,阅读宜分现代文和文言文两块进行。现代文阅读可根据《大纲》关于阅读的内容及要求的精神进行两轮复习训练:
第一轮,分项训练。可以精选一些阅读材料(课内课外的文章、语段都可),根据每一项训练的内容和目的,设计训练题进行训练。
分项训练的主要内容及目的如下: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感受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训练阅读速度和准确把握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及主旨的能力。
2.理解文章思路,理解段落结构,重视总起句、中心句、总括句、过渡句、收束句在文中或语段中的作用。训练划分段落层次、归纳大意的能力,提高对文章结构艺术的理解力。
3.结合阅读材料,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训练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注音、解词、析句,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评价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能力。
4.指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谈自己的心得,或提出看法、疑问,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准确作答,训练组织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强化之。
第二轮,综合训练。①学生独立完成老师精心设计的阅读题,并在老师的针对性指导和试卷讲评、组织讨论等活动中,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②还要适时安排模拟考试,增强学生在心理上和考试能力上对中考的适应性。
文言文阅读训练可参照上述现代文阅读训练的计划和要求进行,只是第一轮的复习内容有所不同。
依据《大纲》要求,文言文中考测试点一般包括:文言字词读音,朗读停顿,默写,概括文言句子或语段的内容,翻译,理解分析内容中心、作者思想感情等。这些测试点,在我省近几年文言文考题中都有体现,而且考试题型的设计往往带有一定的综合性。要顺利解答考题,离不开课内所学的知识能力。加上今年我省文言文考课外材料,更是加强了对阅读文言文能力的考查。因此,第一轮复习内容应立足于课文中的字词句等知识,重视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才能为第二轮综合复习打下基础,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能力迁移。对《大纲》中不作考试要求的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等,虽不用深究,但可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顺便作一般性了解,以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针对性。一要针对我省语文中考试题特点,抓住重点、难点又兼顾全面地复习、训练。
我省今年中考阅读题有如下特点:(1)阅读题的材料全部选自课外读物,虽是课外材料,却与课内知识、能力的积累密不可分。在这点上,文言文阅读尤为典型;(2)阅读材料均为全文选录;(3)题型绝大多数为主观性试题,如填空、简答题,重在考查理解、感悟、表达、创新等能力。针对上述特点,阅读复习、训练的重点就应该是:
1.语文基础知识的全面复习,加强学生理解并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2.以课文为例子,以课内训练实践为向导,强化整体阅读即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训练。有人说“考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是不无道理的。
3.强化准确表达的答题能力。一般来说,初中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辨析、感悟能力、准确到位的表述能力比较薄弱,是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训练重要而必要。
二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巩固知识,指导方法,加强能力,补缺补漏。可以说,中考语文改革经过多年,老师和学生都逐渐适应了考课外阅读文字材料、主观题居多的等情况,教学过程 中,学生的各项能力也都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和提高。但是也要看到学生的薄弱环节,譬如:①审题不清,答非所问。不仔细审视题干中的信息点,匆忙作答,造成失分。②断章取义,偏离文意。脱离作品的整体内容去解读某些词、句,答题产生歧义。③舍主求次,丢瓜拾豆。不结合作品的主旨、作者情感 作深层次的思考,浅答辄止,丢弃重要内容。④辞不达意,表述欠佳。或不能准确用词表情达意,或表述重复罗嗦,“矢”多却不中“的”,甚至文句不能,不知所云。⑤基础不牢,理解模糊。知识点混为一谈,问甲答乙,张冠李戴(如,问修辞方法却答表达方式)等。因此,在阅读复习训练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攻克薄弱环节,巩固各类知识点的基础,加强能力的训练,指导解题方法,强化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心态是很为重要的。
(三)典型性。所谓“典型”,一方面指的是阅读训练的材料和试题要有代表性,提供“精练、巧练”,“每练有所得”;讲解答案,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并力求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来,以利于举一反三,能力迁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指的是学生中带有典型性、普遍性的知识缺漏或能力欠缺,要着力弥补,重要的知识能力要强化。
二、下面具体说说阅读复习训练中的重要的环节——指导学生把握各类文章的阅读要点和方法。
(一)一般记叙文:1、弄清要素和线索。常见的线索有六种:物(具体实物)线、事线、人线、地线、时(时间)线、感情线。
2.正确分析段落结构,概括段意。分析段落、层次的依据可以是:时间的转变,空间的转换,人物、情景的变化,选材内容或角度的变化等。概括段意的方法有:提取内容要点概括法,提取中心句法,具体描述法等。
3.提炼中心思想。中心思想一般通过具体的人、事、景、物表现出来,可从分析题目、开篇、结尾、议论抒情句等入手。特别是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更应引起重视。
4.理解重要词、句的特定(深层)含义,理解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作用。理解词语,不可脱离语言环境,可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立意、多方面多角度揣摩的方法去理解、体味、领悟。
(二)小说和散文:属于文学体裁。《大纲》的阅读内容和要求中特别提到:要“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我省99年以来中考也都有这类选文。
阅读分析文学作品,与上述一般记叙文阅读分析的要点、方法基本相同,不过小说、散文还各有侧重的方面:
读小说:1、要从中心事件或生活图景入手,在情节的变化发展和矛盾冲突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外貌言行、神态心理等,从而把握其思想、情感、品质、精神,进而领悟文章主旨。
2.有时考题会涉及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常常借文学形象来表现,因此,对形象、主旨、作者感情三者的分析,可兼顾考虑,相得益彰。
3.区分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类别及作用,能更好地感受人物形象。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环境描写的作用有:烘托气氛或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等。
4.重视“体验法”。所谓体验,就是读者真正进入作品的生活场景中去,与人物形象同呼吸,共命运,在人物形象的喜怒哀乐中体验作者的爱憎,对准确感受人物形象大有帮助。平时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直谛,积累心理体会,是阅读体验的必要基础。
读散文:除可借鉴上述有关小说的要点、方法外,还要注意:
1.理解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中的形象和事物、景物的象征意义。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可以是人,也可指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生活图景。如朱自清笔下的“春天”,《爱莲说》的“莲花”等。理解事物、景物的象征意义对把握文章主旨大有裨益。如《兰草》(2001年中考阅读材料)中的“兰花”,就象征具有顽强拼搏精神的抗灾英雄(人民群众),而文章主旨正是歌颂这些英雄的。
2.了解散文的线索及想象、联想、以物喻人、托物抒怀、欲扬先抑等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3.分析、领悟散文的哲理。可抓住文中的警句或从“形象”入手来分析。
4.在语言的欣赏、感悟方面:要培养感悟语言的敏锐性。在解读词语的表层意义时善于联想和挖掘其潜在或深层意义。如:“赤”字不但可解为“红”,还可联想到温暖、热烈、忠诚;看见“落叶”,能感受到秋的寂寥、萧索,或想到“落叶归根”、“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名句等。
(三)说明文:
1.说明文一般分两大类:实(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性,知识性,科学性,通俗性。
3.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摹状貌、引用、列图表等。作用总的说来就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4.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逻辑顺序等。时间顺序即以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顺序,如由古及今、由今溯古等;空间顺序即以实(事)物的方位或形貌特征为说明顺序,方位顺序如:由近及远、由外到内、由左往右、由低至高、由大到小……(或反之);形貌顺序如:由外形(外貌)到内部结构(生活习性)再到用途等;程序顺序就是操作的步骤;事理顺序即对事理的性质、内涵进行解说,顺序表现为:从主到次、由因至果、由现象到本质等。文章的结构形式也能表现出文章的说明顺序,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概括—具体,并列式,递进式等。由于事物的复杂性,一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有时并不单一,而是复合交错的。判断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的说明顺序,只能依靠读懂文章本身。
5.说明的语言: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具有准确、简明、严密等特点。
(四)议论文:
1.把握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在开篇或文中结尾部分明确提出观点、主张,中心论点较易把握;有的则不然,必须自己归纳、概括。对这类文章,可用如下方法:
(1)整体感知,把握各段要点,相同意思归并,基本理清引论、本论、结论部分;
(2)看论据材料都在讲一个什么意思,再反复对照引论部分提出的问题或观点、结论部分强调或照应前文的哪个观点,就能大体上抓住中心论点了。
2.理解准确、严密的语言,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议论文语言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准确、严密,感情鲜明。要重视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内容,修饰限制性词语的作用。议论文的思想感情离不开中心论点,要注意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及反语、感叹、祁使、反问、双重否定等句式的表达作用。
3.理解论证方法及其在论证过程中的作用。常用的论证方法有:摆事实、讲道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引证、例证、喻证、正反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至于作用,总的说来就是为中心论点服务,增强说服力。
(五)文言文阅读。比现代文阅读多一道“坎”——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这一关过了,阅读分析的思维方法与现代文就基本一致了。当然也有其本身的特点:
1.文言词语方面,要着重积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等知识点,了解词类活用,读懂即可。
2.文言散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是一个难点。与文言诗句节奏划分有不同。准确理解文句意思是基础,不至于读破句子;把握朗读的自然停顿也是划分依据之一。一般按意思层次划节奏,不必每词一划(如: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但也有特殊性。(如: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3.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①“对”,即一对一每词落实,单音词变双音词是常用方法;②“换”,用现代的词去替换相应的文言词;③“留”,人名、地名、有些物名、朝代、年号不必翻译,“留用”即可。④“补”,省略的内容应补充出来;别外“互文”的翻译也应做到“互补”。⑤“删”,无实义的词可删去;⑥“调”,把例装句等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为白话文习惯的顺序。
4.了解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常识能懂就行,对阅读有益。
四、有必要强调的两点。(一)无论哪类文章,都应重视如下阅读步骤:
1.速读全文,初步感知主要内容及主旨。
2.认真审题,把握题干中的重要信息点,再到原文找到相应的内容,提取与考题相吻合的要点,经过分析、综合、归纳,组织文字答题。
(二)重视“开放题”的答题训练。设置开放性试题,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是近几年来语文中考的一大特色。这种题型注重题目的开放性和答案的弹性,是平时学习的拓展和迁移,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大的创新空间。
开放题,一般采用主观题型,常见的有:感悟题,即谈阅读后的体会、感想、启示等;补充题,即联系上下文,补充一句或几句话、补充论据等;仿写题,联想、想象题等。
感悟题,是对原文内容的延伸,要在理解原文创作意图、作者创作思路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活动。答题时,既要联系原文内容,更要从原文中抽取本质的东西,结合实际,发表自己的感悟和见解,体现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
补充题,关键在于把握题目要求,吃透原文有关内容,理清原文思路,这样补写的句子才能与前后文意思连贯,补写的论据才能吻合论点和文意。
仿写题可谓形式多样:有单一性仿写,如:修辞、表达、关联词、短语等角度进行仿写;也有综合性仿写,即仿照例句、例段的思路、句式、修辞等,按照多项要求进行仿写。完成这类题目,首先要读懂例句,把握其句式特点、修辞方法、前后句和其中的关键词语的内在关系等,然后,还要读懂题意,按照题目要求进行仿写。
④联想、想象题,常见的形式有:根据设定的情境造句或写一段话;完成这类题目,一要注意答题内容与原文主旨、题目要求的相关性、一致性,也就是说,首先要找到题目所问与原文内容的契合点,再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实际情况,才不致于答非所问,偏离题意。二要注意想象的合理性。不合情理的想象,会给人以荒诞可笑的感觉。(
要上好每一节复习课,老师必须投入很多的精力,动很多脑筋,但只要有合理的步骤,明确的目标,科学的方法,还是能达到预期目的的。
谈中考语文阅读教学的复习策略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谈中考语文阅读教学的复习策略相关的教案:
- 复习经验与智慧20则2015-05-07
- 初中语文复习课的设计和组织2015-04-27
- 渗透课程理念 引导教学改革——对中2015-04-24
- 备战中考下水《跛腿爸,哑巴妈》2015-04-24
- 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关于初三语2015-04-14
- “阅读教学体系”与“阅读教学建议”2015-04-04
- 中考=新课程理念2015-03-27
- 略谈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2015-03-27
- 浅析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2015-03-23
-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张扬2015-03-19
- 中考和中考复习(语文)2015-03-18
- 大语文观下的中考2015-03-17
- 中学生阅读动机与阅读教学2015-03-17
- 在综合性阅读教学中追求学生的个性发2015-03-08
- 漫谈中考语文试题效应2015-03-07
- 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意识2015-03-04
-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换2015-03-04
- 中考语文冲刺全攻略之文言文阅读(下)2015-03-03
- 备战中考语文冲刺之文言文阅读(上)2015-03-03
-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2015-03-02
-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2015-03-02
- 中考复习感悟2015-02-28
- 中考探究与开放题解法初探2015-02-27
- 中考对联对法指要2015-02-26
- 上一篇:语文教育研究动态综述
- 下一篇:标点集束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