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第二册物种起源

时间:2014-08-12 10:32来源:网络整理点击:字体:[ ]

教学目的

1.分析说明、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方法。

2.筛选课文信息,提取课文关于《物种起源》出版的内容要点。

3.体会达尔文对科学的态度以及对物种起源的看法和观点。

4.体会本文语言的正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重点:筛选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关键词语

教学难点 :表述本文信息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方法:整体与分段阅读相结合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

同学们,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家知道,人类科学史上有几次重大的发现,你能说说都有哪几次吗?对了,在自然科学上有达尔文的进化论,在社会科学上,有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达尔文对自然界的进化历程持怎样的观点,《物种起源》一书又是怎样写成的。

二.作者与作品介绍

达尔文出生于英国鲁兹巴利镇一世代名医家庭,祖父、父亲都是生物学爱好者,祖父提倡生物进化论观点,生物进化思想深刻影响了达尔文。达尔文在爱伦堡大学学医和剑桥大学学神学时,却特别热心研究自然科学,尤其是生物学。

达尔文年轻时证实生物许领域处于“神创论”、“物种不变论”与“进化论”的激烈斗争时期,他大学毕业后,由于汉斯罗教授的推荐,1831年他以自然学家的身份参加一艘军舰为期五年的环球旅行,他在这次旅行中,考察了沿途大陆沿岸动植物、地质地貌,收集到不少资料。他惊人地发现“物种是逐渐变化的”,物种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自然选择”的过程,而不是“神创”的“不变的”。

1836年达尔文回国后,以进化论观点整理、研究科学考察中获得的资料,又花了14年进行科学实验,收集研究资料,撰写自己得出的结论,他为了弄清物种变化的原因和规律,选择了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科学实验方法;他细心总结育种专家、园艺家和他自己饲养动物栽培植物获得的实验经验,逐渐形成了人工选择的新理论,用“生存斗争”的观点来解释生物进化。

达尔文在写《物种起源》时,由于英国生物学家华莱斯年轻时也做过环球科学考察,他也得出了与达尔文相同的结论,写出了一篇论文寄给达尔文,达尔文感到震惊,他于是决定把华莱斯的论文同自己的原稿提纲 《物种起源》同时发表。本文即为当时发表 《物种起源》时的导言。 《物种起源》发表后震动世界。达尔文还有《动物和植物在驯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等名著。

本文语言准确、严密,作者讲究选词,讲究用结构复杂的句式表达周密谨严的内容。本文采用以说明为主,结合叙述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三.预习诊断练习。

1.指出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      )

A  琐屑       审慎       变异       遗传

B  趋向       扎记       搜集       轻率

C  博物       窜入       亲缘       狭隘

D  累积       信奉       胚胎       槲寄生

2.下面三组语句中划线的词“精细”和“冷静”、“耐心”和“专心”、“完备”和“完善”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1)A  精细的研究             B  冷静的判断

答:“精细”表明研究得细心,一丝不苟。“冷静”则表明这个判断是经过冷静思考而不是凭一时冲动作出的。如果互换则造成定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2)A  如果 耐心搜集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     
B  这样,在五年的时间内,我专心思考这个问题……

答:材料往往繁多复杂,而且每一种材料的搜集要付出辛勤劳动,所以应用“耐心”作“搜集”的状语,至于思考问题当然应该“专心”即专注思考,如果互换就不大准确。

(3)A  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
B  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
C  我们处理一个问题,必须把两方面的事实和证据,加以详细叙述和比较,然后才能得到完善的结果。
D  这个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
变异而达到它们的极其完善的构造和相互适应,仍然是难以令人满意。

答:“完备”有完善齐备之意,“完善”则是完美无缺的意思。两者语意范围不同。

3.在下文括号里填入虚词恰当的一项是(    )

对于生活在过去的地质时代的无数生物的相互关系,我们所知道的就更少了。(     )许多事实现在还是不清楚,(    )在未来长期内(       )还弄不清楚,(     )我们经过了精细的研究和冷静的判断,可以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的错误。

A  虽然    而且    也    但是      B  虽      但      却      但是

C  即使    而且    也    可是      D  然而   并且   也      可是

四.整体阅读,概括内容。

1.本文是关于《物种起源》一书的序言,从内容看,它包含了几个方面?

答:两个方面,即关于《物种起源》出版的说明和《物种起源》一书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2.作者对《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版作了哪些方面的说明?

答:主要作了三个方面的具体说明。一是成书过程;一是付梓原因;一是存在问题及今后打算。

3.关于出版的说明,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试具体说明这样说明的优点?

答:作者按照层进的顺序进行了说明,成书是“过去”之事,付梓是“现在”正在做的事,存在的问题算是对出版本书的一个客观评价,而未来的打算还是一种想法,这样的说明可以让读者清晰地看到自己研究的整个历程,有助于表明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

4.从作者的说明来看,《物种起源》一书在理论上有哪些突出之处?

答:一是取得了研究物种的起源的初步结论;二是让人们看到了研究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方法和意义。

5.作者在研究物种起源中得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答:首先发现了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进而发现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异的最重要的条件,但非唯一条件,在研究的基础上,彻底否定了创造论的错误观点。

6.本文有许多语句实际上起了过渡或总结提示作用,请在书上画出这些语句。

7.根据前面的分析,试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写出各个段落层次的大意。

四.巩固性练习。剖析下列长句,了解其中所提供的信息,按提示填空。

(1)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出一些结果。

a.这句话表达了写作前(                                                         )的过程。

b。强调了(                                                    )。

c。说明了(                                      ),用“         ”和“          ”等词语也体现了这种心理过程。

(2)我们处理一个问题,必须把两个方面的事实和证据,加以详细叙述和比较,然后才能得到完善的结果。

A  既说(                         ),

又说(                                                 ),足见周密。

B  既说(                                                                 ),

又说(                                                                    ),足见严谨。

(3)我经常获得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A  说“还不够完备”但可以(                                       ),充分说明(                                      ),足见严谨。

B  因为“还不够完备”,所以只说(                    ),而不说(                        ),足见周密。

五.作业 :继续预习课文,仔细弄清各段中的语言信息。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课时内容(略)

二.阅读分析第一、二段。

1.作者叙述成书经过的目的何在?

答:“为了要表达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是为了表现自己决不是枉加推测,而是经过实地考察才得出的结论。

2.从作者的叙述来看,其写成《物种起源》一书经过了几个阶段?阅读课文,联系预习提示和写作背景,完成下表。

 

3.下列说法与第一段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  我能参加贝格尔号巡洋舰的环球远航主要是因为我是博物学者。

B  在南美洲我研究了生物的地理分布状况,研究出了现代生物与古生物的关系。

C  远航南美洲以后,我一直在探讨出版《物种起源》的问题。

D  达尔文回到英国以后,搜集了有关材料,取得了很多正确的结果。

4.文中反复提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问题?

答:指前文所提到的“关于生物的地理分布和现存生物与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

5.下面是课文第二段,里面有些词语已被抽取,请把适当的一组填进去。

现在我的工作(           )结束;[        ]全部完成[        ]需要(        )的岁月,[       ]我的体力(     )感不支,[         ]不得不先将这个摘要付印。现在马来群岛研究博物的华莱斯先生,他对于物种起源问题所得到的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这[                     ]是使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的(        )原因。

(1)在文中小括号里填入恰当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A  已经    一些    颇    主要            B  已经    更多    渐    一个

C  将近    一些    颇    主要            D  将近    更多    渐    一个   

(2)在上文方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A  虽然   还   但是   所以   也    B 但是   并不   并且   然后   就

C  但是   还   并且   所以   也    D 虽然   并不   但是   然后   就

6.从第5题所填词语可以看出,说明文的语言必须要注意(      )、(        ),这样做才能增强说明文的(          )性。

7.第二段的说明体现了达尔文对待科学的怎样的精神?

答:达尔文因为体力的原因而不得不先将摘要付印体现了对科学事业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虽然如此,他还是没有放低对科学结论正确性的要求,这恰好体现出他作为一位博物学者的严肃的治学态度。

三.阅读分析课文第四段。

1.本段共有5句话,试判断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     )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2. ②和①的关系是(     )

A  转折关系      B  递进关系      C  并列关系      D  承接关系

3.这个语段提出的观点数目和观点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个观点: ①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由别的种演变而来。②生物的变异未达到完善的地步,仍然难以令人满意。

B  三个观点: ①生物的种是演变而来的,否定了创造论。 ②生物的中是演变而来的理论由于种种原因,仍然难以令人满意。③肯定外部环境是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

C 两个观点:①生物的种是由以前的种演变而来的结论难以令人满意。②肯定外部环境是引起生物变异的唯一原因。

D  四个观点:①生物的种是由以前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②生物的种是演变而来的理论往往令人难以满意。③外部环境和气候、食物是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④外部环境不是引起生物变异的唯一原因。

4.为了证明“外部环境是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所用论据是(    )

A  动物方面的啄木鸟。         B  植物方面槲寄生的实例。

C  啄木鸟和槲寄生。            D  动物方面啄木鸟的构造。

四.自读完成第六、七段的阅读。

1.作者认为在有关家养问题的第一章里读者可以获取什么样的信息?

2.作者将家养变异放在第一章的目的是什么?

3.作者认为解释“为什么某种生物的分布广泛而繁多,而它的邻种却分布的狭小而稀少”这个问题的意义何在?

4.作者否定创造论的理由是什么?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2.完成课外延伸训练。

    第二册物种起源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