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对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都有积极的意义。学好分数应用题,将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既能熟悉和掌握各种类型分数应用题的内容、特点、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也能提高解答各类复杂分数应用题的应变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觉得要学会分数应用题必须扎实地打好两个基础。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传统的分数应用题的教法,在找标准量时,让学生死记“是、占、比、相当于”后的量来找单位“1”。题目若求比较量(即所谓“知一求几”),就用乘法来计算;题目若求标准量(即所谓“知几求一”),就用除法来解答。这种机械模仿的呆板教法,不利于学生从根本上理解算理,会严重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克服这种弊端,就要加强分数乘法意义的教学。
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时,要注意沟通与整数乘法意义的联系。现行教材100×3就是求100的3倍, 100×1.5就是求100的1.5倍,引出100× 个数的几倍,实质是一样的。这样使学生感到新知不新,增强学习的兴趣。
二、加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对比性练习
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分数除法应用题是由分数乘法应用题演变而来的,两者紧密联系易于混淆。因此,在教学时要加强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求新、求异、求同、求实;要灵活多变,使学生在多变中思辨、纠错、探讨、沟通,以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收到事半功倍的良效。
1. 通过对比,加深理解。
如教学例题“小营村有棉田64.8公顷,占全村耕 学生用以下方法加以对比:
(1)直观线段图对比。
(2)已知数量的内在联系与解法对比。
全村耕地面积有多少公顷?
全村有耕地64.8公顷。
2.通过多变沟通联系。
如教完分数应用题后,可以组织学生作这样的练习:“甲仓库存粮120吨,_________。乙仓库存粮多少吨?”要求学生分别根据以下各条件列式解答:
数乘法应用题融于一题多变之中。
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上述方法教学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正确地运用概念分析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传统的分数应用题的教法,在找标准量时,让学生死记“是、占、比、相当于”后的量来找单位“1”。题目若求比较量(即所谓“知一求几”),就用乘法来计算;题目若求标准量(即所谓“知几求一”),就用除法来解答。这种机械模仿的呆板教法,不利于学生从根本上理解算理,会严重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克服这种弊端,就要加强分数乘法意义的教学。
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时,要注意沟通与整数乘法意义的联系。现行教材100×3就是求100的3倍, 100×1.5就是求100的1.5倍,引出100× 个数的几倍,实质是一样的。这样使学生感到新知不新,增强学习的兴趣。
二、加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对比性练习
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分数除法应用题是由分数乘法应用题演变而来的,两者紧密联系易于混淆。因此,在教学时要加强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求新、求异、求同、求实;要灵活多变,使学生在多变中思辨、纠错、探讨、沟通,以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收到事半功倍的良效。
1. 通过对比,加深理解。
如教学例题“小营村有棉田64.8公顷,占全村耕 学生用以下方法加以对比:
(1)直观线段图对比。
(2)已知数量的内在联系与解法对比。
全村耕地面积有多少公顷?
全村有耕地64.8公顷。
2.通过多变沟通联系。
如教完分数应用题后,可以组织学生作这样的练习:“甲仓库存粮120吨,_________。乙仓库存粮多少吨?”要求学生分别根据以下各条件列式解答:
数乘法应用题融于一题多变之中。
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上述方法教学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正确地运用概念分析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相关的教案: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2015-04-29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反思2015-04-29
-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9
-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8
- 2005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5
-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反思2015-04-25
- 〈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反思2015-04-24
-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和反思2015-04-23
- 连除应用题教学片断2015-04-22
- 《年月日》教学反思2015-04-22
- 《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2015-04-22
-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反2015-04-21
- 教学实录 分子、分母的意义和分数单2015-04-20
- 高一数学教学反思2015-04-17
- 一节初一数学课的教学反思2015-04-14
- 数学教学反思2015-04-14
- 《相遇求路程应用题》教学反思2015-04-13
- 让未知数“多样化”——填未知数教学2015-04-13
-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015-04-13
- 《分一分(一)》一课的教学反思2015-04-13
- 比较分数的大小2015-04-12
- 数学教学反思22015-04-12
-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2015-04-12
- 初中几何教学反思2015-04-11
- 上一篇:让学生在策略的启迪下学习--对两个导入片段的思考
- 下一篇:《第几》教学案例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