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形》教学与反思
一、 导入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请来几位朋友,(出示长方体),谁认识它?
生:长方体。
师:你对长方体有哪些了解吗?
生1 :它相对的边相等。
师:谁来帮帮她,给她纠正 。
生2:长方体相对的面相等,上下两个面、左右两个面、前后两个面相等。
师:这个朋友谁认识?(出示正方体),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生:是正方体,它的六个面都相等。
师:这个朋友谁认识呢?(出示圆柱),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生:是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圆的,它还可以滚动。
师:(出示三棱柱),谁认识它?对它有哪些了解?
生:是三角体,它上下两个面是三角形。
师:它叫三棱柱。老师想做一个和三棱柱上的这个面(手指三棱柱上的三角形)的面一样的面,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生:(小组讨论,很兴奋)。
生1:我把它压在纸上画下来,。(教师请他上讲台画)。
生2:我把它摁在橡皮泥上,橡皮泥上就有一个和三棱柱上的三角形一样的面了。(教师请她上讲台操作)。
生3:我用水彩笔给那个面上涂上色,再往纸上一印,就有一个和三棱柱上的三角形一样的面了。(教师请她上讲台演示)。
生4:我拿三棱柱往沙滩上一压,就会有一个和三棱柱上的三角形一样的面了。
教学反思: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学生感到很亲切,学生在第一学期已经学习过,而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学生都知道,学生缺少的是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能力,所以,开课时表面看似顺利、精彩,而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进来。如果开课时能给学生许多立体图形、平面图形模型,让他们分类;再让他们“送平面图形回家”(找一找哪个立体图形中有该平面图形),这样就建立了立体——平面的联系;最后再让学生把立体图形上的平面画下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相信这样的活动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动手、动脑而有所收获的。
二、学生活动,体会“面在体上”。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真好,用你喜欢的办法,利用你的学具,试一试你能得到哪些图形?
生:(很高兴地活动,大多数学生采用先用水彩笔在立体模型某一平面上涂一涂,再印在纸上。)
教学反思:学生很喜欢自己动手做一做,喜欢有趣的、象玩一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心情愉快,没有负担。
三、建立“形”与名称的联系。
师:谁来把得到的图形展示给大家看看。
生:(争先恐后)。
师:请得到最多图形的同学来。
生:我得到四个。(请他到讲台上展示)。
师:你得到了什么图形?
生:(边指边说)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
师:(板书: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同桌互相说说,你从哪些学具上得到了哪些图形,指一指,摸一摸,并说出它叫什么?
生:(很认真地指一指,摸一摸,并说出它叫什么)。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图形,(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它们找不到“家”了,谁愿意帮帮它们呢?
生:(请四名代表分别手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其他学生发令“1、2、3”,他们便将图形贴在相应的名称下面)。
师:你们真了不起!
教学反思:对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学生知道它们的名称,所以,教师不必讲,而是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展示。从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可以肯定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成功的。但是仔细回想,学生的思维含量低。如果设计为在图形上写错名称,请学生纠正,他们便要对图形、名称重新审视,经过一番思考后才能作出判断。所以,教师备课时要考虑对于学生会的内容,怎样让学生再动动脑筋。
《立体图形》教学与反思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立体图形》教学与反思相关的教案: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2015-04-29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反思2015-04-29
-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9
- 数学教学课改反思——如何吸引住学生2015-04-29
- 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探索的反思2015-04-29
- 数学教学与发散思维2015-04-28
-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2015-04-28
-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8
- 生活中的平面图形2015-04-28
- 寓教于乐 培养数感——《11—20各数2015-04-27
- 猜想、操作、反思―――“互相垂直”2015-04-27
- 错误——教学的宝贵资源2015-04-27
-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4-25
-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圆的周长2015-04-25
-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孩子--《圆形2015-04-25
- 2005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5
-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反思2015-04-25
- 用新理念指导教学实践的反思2015-04-24
- 〈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反思2015-04-24
- 《面和面积单位》教学案例2015-04-24
-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和反思2015-04-23
-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体会与反思2015-04-23
- 美丽的图形(轴对称)2015-04-23
- 《加和减》案例与反思2015-04-22
- 上一篇:《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片断的思考
- 下一篇:对两个导入片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