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守旺 (河北省唐山师院玉田分校附小)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人教版)第58~59页。 教学目的: 1、知道扩大(或缩小)几倍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整数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规律。 3、能运用这一规律进行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⒈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⒉掌握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 : 抽象、概括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 一、理解“扩大”、“缩小”几倍的含义 ⒈口算。 ⒉理解含义。
⑴师:6乘以4,也可以说成把6扩大了4倍。那么,6乘以20还可以怎样说呢?6乘以100呢? 小结:把一个数扩大几倍就是用这个数乘以几。 ⑵师:80除以2,也可以说成把80缩小了2倍,那么,80除以4还可以怎样说呢?80÷20呢? 小结:把一个数缩小几倍就是用这个数除以几。 ⒊练习。 ⑴15扩大10倍是多少? ⑵120缩小6倍是多少? ⑶20扩大多少倍是100? ⑷80缩小多少倍是20? [评析:扩大(或缩小)几倍的含义是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先通过两组口算题,具体说明“扩大几倍”和“缩小几倍”的含义,再通过一组题目,使学生在运用知识中进一步加深理解。这样就为学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做好了知识上和语言上的准备。] 二、抽象、概括积的变化规律 ⒈教师用投影出示表格: 因数 16 16 16 16 16 因数 2 10 20 200 1000 积 32 提问:在这个表中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的是什么? 然后指名口算出每组题的积,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将结果填在表格里。 ⒉引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发现扩大的规律。 ⑴师:同学们看每一组题的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生:相同,都是16。 教师指出:也就是一个因数不变。(板书) ⑵师:接下来我们看第2组的第2个因数同第1组的第2因数比较,由2到10发生了什么变化?(扩大了5倍)。再看积由32到160发生了什么变化?(也扩大了5倍)。 ⑶引导学生得出:第二组同第一组比较,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了5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⑷小组讨论:第3、4、5组的第2个因数同第1组的第2个因数比较,分别扩大( )倍、( )倍、( )倍,积各有什么变化? ⑸通过上面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⒊引导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发现缩小的规律。 ⑴先看第4组的第2个因数同第5组的第2个因数比较,由1000到200发生了什么变化?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⑵小组讨论:第3、2、1组的第2个因数同第5组的第2个因数比较,分别缩小了( )倍、( )倍、( )倍,积各有什么变化? ⑶通过上面的观察,你又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多少倍,积也缩小相同的倍数。 ⒋概括积的变化规律。 师:谁能用一句话,把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概括起来? 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5、阅读课本,解释“若干倍”、“相同”等词语的含义。 [评析:新大纲提出:"教学过程 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本节课,教师能够按照新大纲所阐释的基本理念,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按照“分层次观察,分层次总结,先分后总”的教学程序,充分利用表格,引导学生有序地、由表及里地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出“积的变化规律”。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合作学习还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 6、练一练。(p58做一做) 算出每一组题中的第1题的积,然后很快地写出下面两题的积。 12×3= 48×5= 24×5= 120×3= 48×50= 24×25= 1200×3= 48×500= 24×75= [评析: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反馈及时,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的有效调控] 三、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法的简便算法。 ⒈复习 : 280×40= 2800×30= 提问: ⑴列竖式时,为使计算比较简便,被乘数和乘数应怎样对位?(把被乘数和乘数中“0”前面的数的末尾对齐) ⑵怎样相乘?(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⑶乘完以后怎样填“0”。(看被乘数和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⒉(改变复习题中相应的因数,使之成为例7)想一想,下面两题,用竖式怎样计算简便。 280×340= 2800×340= (学生自己试作后订正) [评析: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法的简便算法时,教师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不放过任何一次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练习设计形式多样,从不同角度检查了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 四、巩固练习。(练习十四第五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略) [总评:本节课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教学层次清楚,教学方法选择合理。教学中教者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努力在“导”字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少一些讲解、分析、提问,多一些引导、点拨、激励,彻底改变了那种牵着学生走的状况。使课堂教学从“以教材、教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为中心”,从研究“如何把学生教会”。变为如何“让学生学会、让学生会学”,切实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主体性”教学原则。整节课下来,教者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显著。] 联系地址:064100 河北省唐山师院玉田分校附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