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案例与反思
授课内容: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4课
教学目标:
1、巩固掌握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文中人物的好品质,在生活中做个懂事的孩子。
教具: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营造轻松学习氛围
认识新朋友
二、 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一)复习巩固
1、查生字词语
2、再读课文,明确要求: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利。
3、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及评价。
(二)出示图片、学文
1、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2、找出描写小男孩的语句。
1)指名读一读。自评,生评。
2)假如你是这个小男孩,你心里会怎么想?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学习2——13自然段。
过渡:是啊,既然那么喜欢,那为什么不买呢?引起了售货员的注意!
1)4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
2)选一组给大家展示,表演一下。
3)评价合作的如何?
4)你读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指名读相关的内容。
渗透体贴父母、关心父母的思想教育。
5)小女儿和阿姨的表现如何?
渗透关心他人的教育。
4、出示图片(图1:看见老人上公交车;图2:盲人过马路等)
说说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办?
5、你在生活中愿意做个怎样的孩子?
三、拓展
续编故事
四、 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五、 整体感悟
再读课文
[NextPage]课后反思
我所授教的这节课是一篇略读课文,重点在学生自读自悟。但上完这节课后,感觉到自己在课堂上分析的太多了。也深刻感受到新课改的课堂艺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是你对新课改理念的综合体现,具体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感受:
1.创设教学情景很重要。这节课一开始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中内容,拉近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逐步走入图画,便于体会人物心理活动,从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
2.以读代讲。读书的过程是学生对文本充分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实施有效指导的过程,以读代讲在尊重学生对课文个体化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文中人物的理解,从而挖掘它的人文思想,并能指导学生的行动。提高了读书活动的实效性,教育他们学会关爱父母,关爱他人。
3.结束时,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这点上体现了新课程中倡导的用教材交,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合理利用开发教材,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4.教师的一句话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应及时有效。多元化的评价也会博得学生的致高兴趣。所以,我觉得自身的应变能力及简洁明快的课堂语言很重要,在这方面我做得还不够。
一节成功的课,不在于面面俱到,也不在于热热闹闹,哪怕只有一点,只要它闪光,我们的收获就很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扬长避短,包装自己,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教学目标:
1、巩固掌握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文中人物的好品质,在生活中做个懂事的孩子。
教具: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营造轻松学习氛围
认识新朋友
二、 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一)复习巩固
1、查生字词语
2、再读课文,明确要求: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利。
3、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及评价。
(二)出示图片、学文
1、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2、找出描写小男孩的语句。
1)指名读一读。自评,生评。
2)假如你是这个小男孩,你心里会怎么想?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学习2——13自然段。
过渡:是啊,既然那么喜欢,那为什么不买呢?引起了售货员的注意!
1)4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
2)选一组给大家展示,表演一下。
3)评价合作的如何?
4)你读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指名读相关的内容。
渗透体贴父母、关心父母的思想教育。
5)小女儿和阿姨的表现如何?
渗透关心他人的教育。
4、出示图片(图1:看见老人上公交车;图2:盲人过马路等)
说说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办?
5、你在生活中愿意做个怎样的孩子?
三、拓展
续编故事
四、 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五、 整体感悟
再读课文
[NextPage]课后反思
我所授教的这节课是一篇略读课文,重点在学生自读自悟。但上完这节课后,感觉到自己在课堂上分析的太多了。也深刻感受到新课改的课堂艺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是你对新课改理念的综合体现,具体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感受:
1.创设教学情景很重要。这节课一开始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中内容,拉近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逐步走入图画,便于体会人物心理活动,从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
2.以读代讲。读书的过程是学生对文本充分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实施有效指导的过程,以读代讲在尊重学生对课文个体化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文中人物的理解,从而挖掘它的人文思想,并能指导学生的行动。提高了读书活动的实效性,教育他们学会关爱父母,关爱他人。
3.结束时,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这点上体现了新课程中倡导的用教材交,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合理利用开发教材,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4.教师的一句话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应及时有效。多元化的评价也会博得学生的致高兴趣。所以,我觉得自身的应变能力及简洁明快的课堂语言很重要,在这方面我做得还不够。
一节成功的课,不在于面面俱到,也不在于热热闹闹,哪怕只有一点,只要它闪光,我们的收获就很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扬长避短,包装自己,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案例与反思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案例与反思相关的教案:
-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2015-07-14
-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2015-07-14
-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2015-07-14
- 《野兔》教学反思2015-07-14
- 《盐的世界》教学反思2015-07-14
- 《天窗》教学反思2015-07-14
- 《菊》教学反思2015-07-14
- 初一语文《观舞记》的教学反思2015-07-14
- 《威尼斯小艇》教学反思2015-07-14
- 《镇定的女主人》教学反思2015-06-24
- 《生死相随的海鸥》教学反思2015-06-24
- 《鸟的天堂》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2015-06-24
- 《小海星快回家》课后反思2015-06-24
- 《一座铜像》教学反思2015-06-24
- 《旅行家树》教学反思2015-06-24
- 《梅兰芳练功》教学反思2015-06-24
- 《我爱三峡》教学反思2015-06-24
- 《茉莉花》教学反思2015-06-24
-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2015-06-22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2015-06-22
- 《春雨》教学反思2015-06-22
- 《观潮》教学反思2015-06-22
-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2015-06-22
- 自然关照下的苏轼情怀──《赤壁赋》2015-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