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源于生活,回归与生活
《课标》指出: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的乐趣,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对呈现材料的兴趣,选取他们身边熟悉的例子现身说法,喜欢玩的游戏,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较持久地保持,以便深入理解。再讲《比较》一课时,我以“抢椅子”的游戏引入。首先六个人五把椅子,游戏结果有一人没有椅子,提问:“为什么有一人没有椅子呢?”学生很快说出:“人比椅子多,椅子比人少。”从而认识理解了“多与少”。再通过增加一把椅子继续游戏,使学生认识“同样多”。在学习《长、短、高、矮》时,通过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比高矮,利用手边的铅笔、尺等来比长短,使学生理解长短、高矮是相比较而言的。这些事例是学生身边的,学生看的见、有体验、说的出来、易于理解的。因此,学生学起来容易,而且能够正确的加以运用。
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对呈现材料的兴趣,选取他们身边熟悉的例子现身说法,喜欢玩的游戏,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较持久地保持,以便深入理解。再讲《比较》一课时,我以“抢椅子”的游戏引入。首先六个人五把椅子,游戏结果有一人没有椅子,提问:“为什么有一人没有椅子呢?”学生很快说出:“人比椅子多,椅子比人少。”从而认识理解了“多与少”。再通过增加一把椅子继续游戏,使学生认识“同样多”。在学习《长、短、高、矮》时,通过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比高矮,利用手边的铅笔、尺等来比长短,使学生理解长短、高矮是相比较而言的。这些事例是学生身边的,学生看的见、有体验、说的出来、易于理解的。因此,学生学起来容易,而且能够正确的加以运用。
数学源于生活,回归与生活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数学源于生活,回归与生活相关的教案:
- 生活中的平面图形2015-04-28
- 数学教学“生活化”与应用意识的培养2015-03-28
- 联系生活学数学2015-03-21
-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反思2015-03-08
- 生活中的数学——《求简单的平均数》2015-03-03
- 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 --《确定2015-02-27
- 让数学回归生活空间<长度的测量>反2015-02-27
- 贴近生活教数学2015-02-05
- 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2015-01-19
- 教学内容生活化,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2015-01-07
- 生活中的黄金分割12014-12-17
- 生活中的黄金分割32014-12-17
- 实践出真知 让数学贴近生活2014-11-21
- 激活生活经验 促进有效学习2014-10-07
- 导入“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2014-09-26
- 《生活中的百分数》观后感2014-08-28
- 《生活中的百分数》数学综合实践课的2014-08-28
- 《生活中的百分数》听后感2014-08-28
- 观《生活中的百分数》有感2014-08-28
- 《生活中的百分数》观后随感2014-08-28
- “找规律——生活中的搭配”(第一课2014-08-18
- 生活语言的应用2014-07-03
-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2014-06-18
- 活化教材,融于生活平等交流生成的精2014-06-10
- 上一篇:在愉悦的教学情境中教“认识数10”
- 下一篇:当学生在问题面前卡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