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平均数》教后感
我讲了求平均数之后,感触不少。我觉得从我设计的结构来看,感觉不错,开始,我让同学们帮小明的妈妈解决难题引入新课,然后再让学生用计算器来计算自己课前调查的连续4个月的水、电费,预测下个月用水、用电情况,接着,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唱歌好的同学去唱歌,其余的学生当评委,求出平均数,为了更好的理解平均数,我又出示了两个情境辨别(1)我校教师的平均身高是159厘米,老师的身高一定是159厘米。(2)四(1)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4厘米。四(4)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所以四(1)班的庞俊同学比四(4)班的张帅同学矮。最后为了活跃气氛,我又让学生调查听课老师的年龄,算出平均年龄。但当课讲完之后,我有很多疑虑,为什么有趣的设计,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仍旧是不积极呢,是老师引导的不够,还是教师的语言学生不欣赏,或是课前准备不充足?整堂课就像一盘散沙,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与学生沟通,多表扬,少批评,用微笑来面对每一节课,多设计一些学生愿学、乐学、的内容,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和求《平均数》教后感相关的教案:
-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后感2015-04-23
- 平均数教学反思2015-03-11
- 生活中的数学——《求简单的平均数》2015-03-03
- 《平均数问题》的教学反思2015-02-09
- 《角的初步认识》课后感2015-02-05
- 《我们认识的数》教后感2015-01-28
-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2015-01-12
- 《平均数问题》教学反思2014-09-05
- 《生活中的百分数》观后感2014-08-28
- 《生活中的百分数》听后感2014-08-28
- 《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教学反思2014-07-11
- 《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教学反2013-06-26
- 《一次函数》教后感2012-10-31
-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教后感2012-10-31
- 《数的整除》教后感2012-10-10
- 《认识时间》教学后感2012-09-27
- 听《乘法初步认识》后感2012-09-27
- 上一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下一篇:“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