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生字词(玻璃板)
二、课授新课。
1.分析分马过程中所写人物的详略,点,面。简析赵大嫂子、郭全海、老初等人的特点。
2.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来反映生活的。本文共写了哪些人物,从思想觉悟方面能给他们归类吗?
讨论归纳:
可分三类:
(1)先进人物:郭全海
(2)进步群众:赵大嫂子、白大嫂子、老孙头、老初和张景瑞后娘。
(3)比较落后的:老孙头、老王太太、老田太太
3.看“理解、分析”一。
读了这课文,你觉得写得最生动最有趣的人物是谁?摘录五六条最能表现其性格特点的人物语言和行动描写。
老孙头。分马时,他嘴上虽说“还没定弦”其实心里“早已相中”,所以叫到他名字,他就“大步流星”迈过去牵上。
他翻身骑在马上,想炫耀一下自己的马最好,谁知被马扔了下来,他口称“非揍它不可”,可是棒子“落到半空”却“舍不得打”。
这些表现了老孙头心口不一,流露出他的自私性格和热爱牲口的本质。
换马时,他对换马的意义有所认识,在大家都愿意换的情况下,也言不由衷地慷慨地说:“乐意换”。可是当老王太太真的向儿马走来时,他却嚷道“小心它踢你”,“样子不好看”。
这些描写,把一个既要表现积极又摆脱不了自私观念,正在转变之中的农民形象刻画出来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小说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
4.分角色朗读,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三、布置作业 :
编写提纲。
和分马 第二课时相关的教案:
- 挺进报 第一课时2014-06-06
- 挺进报第二课时2014-06-06
- 我的老师 第一课时2014-05-30
- 我的老师第二课时2014-05-30
- 一面 第一课时2014-05-30
- 一面 第二课时2014-05-30
- 一面 第三课时2014-05-30
- 背影 第二课时2014-05-30
- 《社戏》第一课时2014-05-30
- 社戏 第二课时2014-05-30
- 社戏 第三课时2014-05-30
- 分马 第一课时2014-05-26
- 社戏 第一课时2014-05-26
- 夜走灵官峡 第二课时2014-05-26
- 夜走灵官峡 第一课时2014-05-26
- 示范教案一(1.1祝福 第1-3课时)2014-05-05
- 《拣麦穗》第一课时2014-03-14
-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案2012-12-08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二课时2012-11-30
-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2012-11-30
- 《荷塘月色》第一课时2012-11-15
- 《赤壁赋》(第3课时)教学设计2012-10-25
- 同志的信任 第一课时2012-07-26
- 《记念刘和珍君》课时安排例一201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