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山 界
【经典课例】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层次的方法;
2.理解生动描写对表达中心意思的作用;
3.学习红军艰苦奋斗、英勇顽强的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
一、自读课文,填写表格,理清结构。
教师布置学生自读课文后,填写如下表格:
时间
地点
活动
第一天
下午
山沟
行军
傍晚
瑶民家
攀谈
天黑
山脚
登山
夜里
山腰
露宿
半夜
山腰
冻醒
第二天
黎明以后
上山路上
登山
下午
山顶,下山路上
下山
〔说明:设计这一表格,便于学生一目了然的看到每一层次所涉及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从而理解文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顺序来安排层次”的特点,同时,填写“活动”一栏,也是一种概括能力的训练。〕
二、理解写“红军与瑶民攀谈”的作用。
作者一开始就简单地记叙了老山界的高,并且借红军队伍的走走停停,暗示行军的不易。接着,花了比较长的篇幅(共8个自然段)写“我们”与瑶民的攀谈情况,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从“我们”与瑶民攀谈的内容可以看出:红军队伍是代表穷苦老百姓的利益的,这是红军队伍能够翻越老山界的思想基础。)
〔说明:这是一个学习难点。因为,表面上看,这一内容与红军战士爬山无多大联系;实质上,它能揭示红军这支队伍的性质是代表广大劳苦大众的。正因为如此,红军战士才会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信心和力量。〕
三、理解生动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指名朗读课文:“满天都是星光……就在脚底下。”提问:这几段话生动地描写红军队伍星夜登山的壮观场面,作者是怎样表现山势之陡的?(文章写道:“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里,作者从仰视的角度极写山势的陡峭,试想:行军队伍的火把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相接,分不出哪是火把,哪是星星,这样的山不正是高耸入云的山吗?作者并没有就此收笔,相反,他综合运用了仰视和俯瞰两个角度进一步凸现山之高、山之险:“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面对如此险绝高峻的大山,红军战士表现怎样?(红军战士登山时,士气高昂,表现出乐观、勇敢的精神面貌。)
指名朗读课文:“半夜里,忽然醒来……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提问:这一段里共有几个比喻句?这些比喻句分别起到怎样的作用?(“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啊!”这里,作者将“星星”喻为“宝石”,状其光芒四射;“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则暗示出山之高,让人联想到“仰可摘星辰”的诗句;“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这两个句子,前一句以“巨人”喻“山峰”,后一句以“井”喻“山谷”,二者结合起来,便很有立体感地展现出山高谷深的壮观景象;“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四个排比式比喻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不可捉摸”的声响特点,将无形的声音化为具体的形象,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当然,这种天籁,也只能在险峻的老山界的半山腰上听得到。因此,这里写的是听觉感受,表达的仍然是山的高和险。红军战士半夜被冻醒之后,还能欣赏如此美好的景象,听到如此美好的声音,这不正体现出他们宽阔的胸怀、乐观的志趣吗?)
〔说明:重点理解课文中两处描写的作用,是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两处描写,都能再现出山的高大和险峻,体现出红军战士的乐观、豪迈的气概,对表现文章的中心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点拨关键语句,深刻领会文章主题。
文章的主题是要表现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帮助学生深刻领会这一中心,教师可针对下列关键语句作些点拨。
“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这个句子说明什么?(说明红军战士当时面临的困难不仅是山高难爬,而且吃饭问题都难以解决,很多时候要忍受饥饿和疲劳的折磨。)
“远远的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这个句子说明什么?(这说明红军队伍还时刻要受到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这是红军所面临的又一困难。)
〔说明:以上两处点拨,主要是让学生明白,作者从多个方面写红军面临的困难,这些都反衬出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
文章结尾说:“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这个结尾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以衬托手法进一步说明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
[板书设计 ]
老山界
陆定一
课文结构特点
文中生动描写的作用
[《老山界》是一篇传统教材,篇幅较长。教学时,教师不要贪多求全,面面俱到。本设计对教材内容作了一些详略处理,取得了“长文短教”的效果,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有所得。]
和老 山 界相关的教案:
- 一件珍贵的衬衫2014-06-06
- 刘胡兰慷慨就义2014-06-06
- 陋室铭2014-06-06
- 作文讲评2014-06-06
- 挺进报 第一课时2014-06-06
- 挺进报第二课时2014-06-06
- 我的老师 第一课时2014-05-30
- 我的老师第二课时2014-05-30
- 一面 第一课时2014-05-30
- 一面 第二课时2014-05-30
- 一面 第三课时2014-05-30
- 背影 第二课时2014-05-30
- 《社戏》第一课时2014-05-30
- 社戏 第二课时2014-05-30
- 社戏 第三课时2014-05-30
- 扁鹊见蔡桓公 课堂教学设计2014-05-30
- 20.花的话2014-05-30
- 变色龙教案2014-05-30
- 汉字、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2014-05-30
- 失败是个未知数2014-05-26
- 作文训练2014-05-26
- 语法·并列短语2014-05-26
- 复习课教案2014-05-26
- 汉字·形声字201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