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最后一课》
快速阅读课文,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采用感悟的方法,教师提出要求:(1)快速阅读,至少一遍。(2)查出不会读的生字、生词的读音和含义。(3)了解课文主要军写了什么内容,怎么写的,有什么深刻含义。(4)将你不懂的问题记录在笔记本上,并尝试做简要解答。(5)记下你在阅读过程中的点滴感想。
第三步,互动交流。学生快速阅读完后,通过初步了解,完成以上问题时,有些学生比较困难,因此就采用互动交流的方法,让学生自由发言,谈阅读的体会,感受和困惑。教师不干预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体会。对于学生的意见和自主体会,其他学生可进行补充或质疑。教师注意控制时间,这一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认识课文中的人物。
第四步,引导阅读,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结合阅读后的交流发言,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具体内容讨论归纳出故事情节,小弗兰士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其所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特点。
1、“最后一课”上的是一堂什么课?这堂课的特殊含义是什么?有什么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法语课,爱国课。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国感情更强烈。)
2、教师讲述:同学们都知道记叙文有六要素,小说有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是故事发生、发展到结束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因此阅读小说时,可以先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
(1)这篇文章,可按地点、时间的变化理清情节(教师板书)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上学路上 上课之前、上课之中 宣布下课
(2)抓住情节的各个阶段,从小弗兰士的具体表现来分析他的心理变化过程,了解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开端:贪玩、幼稚、怕老师
发慌:感到诧异、理解学习的重要、懂得怎样爱国
高潮和结局:理解尊敬老师
(3)归纳小弗兰士的形象及意义:
a.小弗兰士在小说中是一个变化、成长中的儿童形象,他的心理变化过程即是他的爱国情感由潜在到成熟的升华过程。
b.小弗兰士在文章中的作用:本文以小弗兰士,即“我”的所见所闻所所感为线索,他又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溶化了文章的主题。
第五步,合作探究。分析韩迈尔先生的形象特征,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第三步,互动交流。学生快速阅读完后,通过初步了解,完成以上问题时,有些学生比较困难,因此就采用互动交流的方法,让学生自由发言,谈阅读的体会,感受和困惑。教师不干预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体会。对于学生的意见和自主体会,其他学生可进行补充或质疑。教师注意控制时间,这一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认识课文中的人物。
第四步,引导阅读,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结合阅读后的交流发言,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具体内容讨论归纳出故事情节,小弗兰士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其所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特点。
1、“最后一课”上的是一堂什么课?这堂课的特殊含义是什么?有什么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法语课,爱国课。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国感情更强烈。)
2、教师讲述:同学们都知道记叙文有六要素,小说有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是故事发生、发展到结束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因此阅读小说时,可以先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
(1)这篇文章,可按地点、时间的变化理清情节(教师板书)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上学路上 上课之前、上课之中 宣布下课
(2)抓住情节的各个阶段,从小弗兰士的具体表现来分析他的心理变化过程,了解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开端:贪玩、幼稚、怕老师
发慌:感到诧异、理解学习的重要、懂得怎样爱国
高潮和结局:理解尊敬老师
(3)归纳小弗兰士的形象及意义:
a.小弗兰士在小说中是一个变化、成长中的儿童形象,他的心理变化过程即是他的爱国情感由潜在到成熟的升华过程。
b.小弗兰士在文章中的作用:本文以小弗兰士,即“我”的所见所闻所所感为线索,他又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溶化了文章的主题。
第五步,合作探究。分析韩迈尔先生的形象特征,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和我教《最后一课》相关的教案:
- 《丑小鸭》一课教学反思2015-06-15
- 《落花生》一课教学反思2015-06-12
- 《捞铁牛》一课教学反思2015-06-08
-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2015-06-06
-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反思2015-05-19
- 《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教学反思2015-05-11
- 《猫》一课教学反思2015-05-11
- 《夸父追日》一课教学反思2015-05-07
- 《煮书》一课教学反思2015-05-03
- 评《女娲补天》一课的教学2015-04-30
- 《老王》一课教学反思2015-04-29
- 《咏鹅》一课教学反思2015-04-23
- 《燕子》一课的教学案例2015-04-13
-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课后反思2015-03-07
- 从体验出发 让个性张扬——《一片树2015-01-28
- 听《自己去吧》一课后反思2015-01-26
- 《父亲与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2015-01-26
- 听《纸奶奶的生日》一课有感2015-01-19
- 教学《颐和园》一课有感2014-12-24
- 评《小珊迪》一课2014-12-19
- 在朗读中受到英雄崇高品质的感染--《2014-12-15
- 《山行》一课教学反思2014-12-12
- 《捞铁牛》一课几个环节反思2014-12-12
- 用想象引路,让读写结合—《荷花》一2014-12-09
- 上一篇:《学棋》教后反思
- 下一篇: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