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反思——音的强弱
音的强弱是国家课改教材音乐第二册第5课中的内容,我将教学流程分为三块。第一块:敲一敲,感受强弱;第二块:找一找,探究强弱;第三块:唱一唱,表现强弱,在第三块中,我这样做:
“同学们找找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强弱的声音?”
(学生寻找,然后举手发言)
“那我们能不能用具体发出强弱的声音呢?”
(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与生一起探究能使身体发出强弱的声音方式)
“让我们在教室里找一找,拍一拍,敲一敲,有哪些不同的强弱声音,找的时候,可以与同学合作。”
(学生寻找,拍拍,敲敲)
鲁迅曾说:“纸上得来肤浅,心中悟出始觉真。”建构主义也告诉我们:知识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有得知识和经验主动加以建构。本课中,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得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感受——表现——探究——体会音得强弱,特别是上述描述的环节,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习的合作者、积极的旁观者。教室成了自由的天地,欢乐的海洋。探究中,同学与同学,同学与教师之间在交流,学生在独立思考,在不断反思。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探索能力、自我反思能力、与别人交流看法能力,以及思想的开放性均得到了培养,这便是新的学习方式所带来的变化与收获。
“同学们找找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强弱的声音?”
(学生寻找,然后举手发言)
“那我们能不能用具体发出强弱的声音呢?”
(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与生一起探究能使身体发出强弱的声音方式)
“让我们在教室里找一找,拍一拍,敲一敲,有哪些不同的强弱声音,找的时候,可以与同学合作。”
(学生寻找,拍拍,敲敲)
鲁迅曾说:“纸上得来肤浅,心中悟出始觉真。”建构主义也告诉我们:知识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有得知识和经验主动加以建构。本课中,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得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感受——表现——探究——体会音得强弱,特别是上述描述的环节,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习的合作者、积极的旁观者。教室成了自由的天地,欢乐的海洋。探究中,同学与同学,同学与教师之间在交流,学生在独立思考,在不断反思。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探索能力、自我反思能力、与别人交流看法能力,以及思想的开放性均得到了培养,这便是新的学习方式所带来的变化与收获。
音乐教学反思——音的强弱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音乐教学反思——音的强弱相关的教案:
- 《小蜜蜂》音乐教学反思2014-07-03
- 音乐教学反思12014-06-18
- 初二音乐教学反思2014-06-06
- 音乐教学反思方法2014-05-26
- 音乐教学反思16篇2014-05-23
- 音乐教学反思——备课艺术的探究2014-04-15
-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2013-10-24
- 音乐教学反思52013-10-12
- 音乐教学反思42013-10-12
- 音乐教学反思32013-10-05
- 音乐教学反思22013-10-03
- “心随乐动” ----- 音乐教学反思2013-08-12
- 音乐教学反思102013-08-12
- 音乐教学反思92013-07-15
- 音乐教学反思82013-07-15
- 音乐教学反思72013-07-15
- 音乐教学反思--敲出来的灵感2013-06-26
- 音乐教学反思62013-06-26
-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2013-06-09
- 音乐教学反思142013-06-09
- 音乐教学反思132013-04-21
- 音的强弱变化2013-04-21
- 音乐教学反思122013-04-21
- 音乐教学反思两篇2013-01-13
- 上一篇:口琴两声部练习的教学
- 下一篇:《粉刷匠》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