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说明“支点”非常重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使学生更快的进步,全面的发展,也必须给学生一个“支点”,那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在对学生赏识中给学生进步的“支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情景创设,让学生愿意尽力知识的形成过程。
单纯的课本知识枯燥乏味,再加上老师喋喋不朽地讲解,学生很难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如果老师巧妙的运用教材,创设情境 ,就会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这节课时,一上课我让学生找身边哪些物体的平面是我们学过的图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接着我又出示两个班的卫生区的平面图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猜哪个班的卫生区大,学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使他们感受到“用数学”的实际意义。从而更好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
二、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
数学课中有许多知识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这些内容教师切不可包办代替,更不能草草了事,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做一做,与同伴交流,从中探索发现规律,达到学习经验共享,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在交流中学生能展示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的思想表达能力,并理解同伴的描述,享受学习中的快乐。
在教学“把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变化?”一题时,我没讲解,学生先是猜想,然后画图,接着个别学生从学具袋里拿出长方形框架进行操作,后来有几个学生拿出同样的框架,一个拉成平行四边形,一个不动,重合在一起比较,结论马上清楚了。学生自己的亲身体会,比老师讲印象更深刻。
再如教学思考题:早晨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跑步,爸爸跑的路程比小明的2倍少20米,比**的2倍多10米。小明和妈妈谁跑的路程长些?此题出示后,同学们立即思考起来。因为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他们采用了画图、假设等多种形式展开了讨论,教师像开了锅,学生异常兴奋,大胆向老师和同伴倾诉自己的心声。这种开放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亲身参与,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发展数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适时的表扬,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表扬要在细致之处见真谛。善于在平凡之处找出不平凡,挖掘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赞扬,让学生得到一些新的肯定,才能强化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比如,一个平时学习较差的学生答对了一个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就可能成为这个孩子这节课学习的动力。学生的一个小小的进步,能得到老师的赏识,他们会很激动。老师尊重了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情感,和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乐学、会学,效果才会更好。
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以“尊重”为“支点”,既能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力,又能调动其自身向上的因素,有利于学生更快地进步,全面的发展。
一、情景创设,让学生愿意尽力知识的形成过程。
单纯的课本知识枯燥乏味,再加上老师喋喋不朽地讲解,学生很难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如果老师巧妙的运用教材,创设情境 ,就会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这节课时,一上课我让学生找身边哪些物体的平面是我们学过的图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接着我又出示两个班的卫生区的平面图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猜哪个班的卫生区大,学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使他们感受到“用数学”的实际意义。从而更好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
二、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
数学课中有许多知识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这些内容教师切不可包办代替,更不能草草了事,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做一做,与同伴交流,从中探索发现规律,达到学习经验共享,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在交流中学生能展示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的思想表达能力,并理解同伴的描述,享受学习中的快乐。
在教学“把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变化?”一题时,我没讲解,学生先是猜想,然后画图,接着个别学生从学具袋里拿出长方形框架进行操作,后来有几个学生拿出同样的框架,一个拉成平行四边形,一个不动,重合在一起比较,结论马上清楚了。学生自己的亲身体会,比老师讲印象更深刻。
再如教学思考题:早晨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跑步,爸爸跑的路程比小明的2倍少20米,比**的2倍多10米。小明和妈妈谁跑的路程长些?此题出示后,同学们立即思考起来。因为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他们采用了画图、假设等多种形式展开了讨论,教师像开了锅,学生异常兴奋,大胆向老师和同伴倾诉自己的心声。这种开放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亲身参与,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发展数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适时的表扬,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表扬要在细致之处见真谛。善于在平凡之处找出不平凡,挖掘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赞扬,让学生得到一些新的肯定,才能强化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比如,一个平时学习较差的学生答对了一个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就可能成为这个孩子这节课学习的动力。学生的一个小小的进步,能得到老师的赏识,他们会很激动。老师尊重了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情感,和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乐学、会学,效果才会更好。
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以“尊重”为“支点”,既能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力,又能调动其自身向上的因素,有利于学生更快地进步,全面的发展。
数学课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数学课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相关的教案:
- 充满阳光的数学课堂2015-04-27
- 一节初一数学课的教学反思2015-04-14
- 给数学课加点"调料"2015-04-14
- 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课2015-04-12
- 变学习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2015-04-06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六法2015-04-02
- 开放内容 关注过程--分数意义的教2015-03-27
-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2015-03-26
- 关注学习过程 让学生体验数学2015-03-25
- 数学课改体会---- 谈谈教师角色的转2015-03-24
- 数学课堂教学追“新”现象冷思考2015-03-24
- 倡导算法多样化,促进学生发展2015-03-21
- 初中数学课教学反思2015-03-04
- 创设多元情境,发展多元智能2015-02-27
- 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2015-02-27
- 数学课离不开恰当的取材2015-02-27
- 转变学习方式 关注学生发展2015-02-10
-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2015-02-03
- 全面培养,发展个性,悉心育人2015-01-28
- 《摆棋子》数学课后的反思2015-01-26
- 用心感受数学课堂的文化气息2015-01-19
- 创设情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2015-01-07
- 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2015-01-07
- 因人施教,发展潜能201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