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数学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设计D
第四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19页例5,练习四第4、5、6题。
教学目标 :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练习四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二年数学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设计D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二年数学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设计D相关的教案: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快乐的动物》(2015-04-29
- 四、 分一分与除法——知识点总结2015-04-29
- 第四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文具店(倍的2015-04-28
-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新课标教案(第二单2015-04-23
-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2、2~6的2015-04-23
- 第三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32015-04-22
-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2015-04-22
- 第三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92015-04-21
- 二年级上册1.长度单位(人教版)2015-04-21
-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2015-04-21
-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2015-04-21
-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2015-04-21
-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第2课时2015-04-20
-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2015-04-20
-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2015-04-20
-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练习2015-04-20
- 第三单元 图形与变换2015-04-17
- 第三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22015-04-17
-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2015-04-17
-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015-04-14
-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2015-04-14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解决问2015-04-14
- 第六单元 克与千克认识2015-04-14
- 第三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8201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