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二册《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小学语文义务教材第二册第10课 | 课 题 | 松鼠和松果 | ||||
教材分析 | 《松鼠和松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课文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 ||||||
设计思路 |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识字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朗读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和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 ||||||
班 级 | 一年级(二)班 | 执 教 | |||||
课 型 | 新 授 | 课 时 | 第2课时 | ||||
教学目的及要求 |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想目标: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 ||||||
重 点 | 理解、朗读课文 | 难 点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教 具 | 课件 | 教法选择 | 指导 示范 | ||||
教学步骤 | 设计意图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一、出示课题 二、复习生字词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2、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3、学习第四自然段 4、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复述这个童话。 六、扩展活动 | 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巩固生字词。 培养学生说话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 培养朗读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想象能力 练习朗读 培养想象能力 练习朗读 练习说话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 出示课题 课件出示词语大山(出示词语):聪明、活泼、忽然、眨眼睛、如果、总有、以后、主意 (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看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呢? 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你想说些什么? 用高兴的语气读这一段。 小松鼠一边玩一边吃香甜的果子,忽然、,小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出示课件)指名读句子。 自由读句子,讨论:读了这句话,大家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注意读出担心、惊讶的语气。 小松鼠为了自己有吃的,有住的,想出好主意了。(出示课件)你们看小松鼠在干什么?小松鼠的这个主意好不好?为什么? 如果你是小松鼠,你还会怎么做? 到了春天,小松鼠种下的松果怎么样了?(出示课件)小松鼠成功了吗?用高兴的语气读第5自然段。 将来这里会怎么样呢?(出示句子) 那小松鼠以后在这片松树林里会生活得怎样?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 指导朗读 指导复述课文 小松鼠埋松果的地方以后会怎样?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未来的森林。 | 齐读课题 个别读、齐读 看图、观察 练习说话 个别读、齐读 讨论 齐读第三自然段。 齐读第四自然段 。 朗读第五自然段 齐读 讨论 读课文 复述故事 画画 | ||||
课后反思 | |||||||
语文第二册《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语文第二册《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相关的教案:
- 《冰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3
- 《小池》(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第132015-05-23
- 《雨点儿》教学设计112015-05-23
-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之二2015-05-23
- 《an en in un ün》教学设计之三2015-05-23
- 16《要下雨了》优秀教学设计2015-05-23
- 村居教学设计2015-05-23
- 《识字8》教学设计(人教版一下)2015-05-23
- 《四季》教学设计72015-05-23
- 《汉语拼音8 zh ch sh r》教学设计2015-05-23
- 《口耳目》教学设计142015-05-22
- 《口耳目》教学设计122015-05-22
- “ z c s ”教学设计与反思2015-05-22
- 《汉语拼音5 g k h》教学设计22015-05-22
- 《借生日》教学设计152015-05-22
- 《自己去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2015-05-22
- 《汉语拼音8 zh ch sh r》第一课时2015-05-22
- 《汉语拼音6 j q x》教学设计 片2015-05-22
-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2015-05-21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2015-05-21
- 《小松鼠找花生》词语2015-05-21
- 《四季》教学设计112015-05-21
- 《借生日》教学设计122015-05-21
-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5201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