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的魅力《What would you like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主张理论来指导教学,一个成功的课例应该建立在相对的理论基础上,所以针对这堂课,我做了一定的分析与反思,总结出有如下的特点:
一、兴趣·情景·活动
本篇教案通过讲述一则童话故事来构建英语课堂教学的情境,这样不仅实现了教学的情景性,并且由于童话所具有的故事性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纵观整个课堂,兴趣·情景·活动这三个新课程英语教学所倡导的因素都在相互联系与促进。
情景的活动化与活动的情景化也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比如本堂课将故事情节设计为角色扮演的活动,将最后的写信教学活动转化为生活化了的情景。
二、情感的波折与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组合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故事所带动的波折性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这堂课的另一个特点。设计中在对故事节奏的把握时,将相应的知识点有效地迁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信息,通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配合感情的急剧扭转与变动,使学生渴望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表达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受,不仅能有效地构建学生知识体系,而且培养了其运用语言的动机,同时也使教学流程得以自然无形地衔接。
三、行为主义的丰富演示与认知心理的合理运用
机械训练对于四年级学生学习英语来说,虽然不应该提倡,但还是有其意义的。本篇案例教师与学生的两次不同句子的交换练习是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进行一定意义上的机械操练,而《What would you like 》歌曲的教唱也是同样。但可以看出,这里的行为主义的演示不再是简单的机械操练,而是带有了一定的意识色彩。
另外,在进行句型教学的时候,本篇设计是按照逐点击破的模式来进行教学的。呈现了整个对话,为后面的教学提供铺垫后,先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 ?” 然后再在此基础上教授“I’d like ……” 最后通过三项不同目的的综合练习整合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由known到unknown的认知特点,是教学在认知心理理论下的合理运用。
四、强烈的思想教育色彩
思想教育在英语中渗透的难度大,这是由于英语学科性质决定的。但通过这堂课,可以看见,利用童话所具有的鲜明的人文性来突破是切实可行的。本篇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考虑:
1、从故事原先所具有的人文性质来建立课堂的情境,让学生对小主人翁的遭遇产生感情,再顺水推舟地让学生来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想,自然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得到了思想教育。
2、将生活中的实际语言交际牵引到课堂,通过一封信,一方面来激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使学生懂得学能有所用,促使他们用自己善良的天性来帮助别人,并得到这种付出后的幸福收获。
3、利用过程性评价来鼓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知道学必有收获,而利用终结性的评价(看哪个学生帮助别人最多,因为课堂上所得到的奖励越多,随之帮助的程度越大),一方面可以衡量学生的表现,鼓励维持其积极性,让其感觉自己的表现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种评价方式是学生体会到,自己具有帮助别人的能力,并同时感受到积极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一、兴趣·情景·活动
本篇教案通过讲述一则童话故事来构建英语课堂教学的情境,这样不仅实现了教学的情景性,并且由于童话所具有的故事性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纵观整个课堂,兴趣·情景·活动这三个新课程英语教学所倡导的因素都在相互联系与促进。
情景的活动化与活动的情景化也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比如本堂课将故事情节设计为角色扮演的活动,将最后的写信教学活动转化为生活化了的情景。
二、情感的波折与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组合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故事所带动的波折性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这堂课的另一个特点。设计中在对故事节奏的把握时,将相应的知识点有效地迁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信息,通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配合感情的急剧扭转与变动,使学生渴望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表达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受,不仅能有效地构建学生知识体系,而且培养了其运用语言的动机,同时也使教学流程得以自然无形地衔接。
三、行为主义的丰富演示与认知心理的合理运用
机械训练对于四年级学生学习英语来说,虽然不应该提倡,但还是有其意义的。本篇案例教师与学生的两次不同句子的交换练习是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进行一定意义上的机械操练,而《What would you like 》歌曲的教唱也是同样。但可以看出,这里的行为主义的演示不再是简单的机械操练,而是带有了一定的意识色彩。
另外,在进行句型教学的时候,本篇设计是按照逐点击破的模式来进行教学的。呈现了整个对话,为后面的教学提供铺垫后,先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 ?” 然后再在此基础上教授“I’d like ……” 最后通过三项不同目的的综合练习整合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由known到unknown的认知特点,是教学在认知心理理论下的合理运用。
四、强烈的思想教育色彩
思想教育在英语中渗透的难度大,这是由于英语学科性质决定的。但通过这堂课,可以看见,利用童话所具有的鲜明的人文性来突破是切实可行的。本篇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考虑:
1、从故事原先所具有的人文性质来建立课堂的情境,让学生对小主人翁的遭遇产生感情,再顺水推舟地让学生来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想,自然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得到了思想教育。
2、将生活中的实际语言交际牵引到课堂,通过一封信,一方面来激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使学生懂得学能有所用,促使他们用自己善良的天性来帮助别人,并得到这种付出后的幸福收获。
3、利用过程性评价来鼓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知道学必有收获,而利用终结性的评价(看哪个学生帮助别人最多,因为课堂上所得到的奖励越多,随之帮助的程度越大),一方面可以衡量学生的表现,鼓励维持其积极性,让其感觉自己的表现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种评价方式是学生体会到,自己具有帮助别人的能力,并同时感受到积极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童话的魅力《What would you like ?》教学反思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童话的魅力《What would you like ?》教学反思相关的教案:
- 英语课堂教学反思2014-12-23
- 英语教学反思《Let It Be 》2014-12-22
- 英语教学反思范文2篇2014-12-22
- 新标准英语3A Moudule 12 Unit 1 “I2014-12-22
- 教学反思52014-12-19
- 低年级英语教学反思2014-12-19
- Book 4A Module 1 Unit 3 What are 2014-12-18
- 初一英语教学反思——英语教学活动中2014-12-18
- 多媒体教学反思2014-12-17
- 高二年第79课教学反思2014-12-17
- 《关于时间的表述》教学反思2014-12-16
- 高考英语教学反思2014-12-12
- 高三英语教学反思2014-12-11
- 七年级英语教学反思2014-12-09
- 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学反思2014-12-09
- 英语教学反思: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英2014-12-08
- 初一年英语教案及教学反思UNIT12014-12-05
- 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推进新课改(八年2014-12-05
- 小学英语教学反思之一2014-12-03
- 小学一年级英语教学反思2014-12-03
-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教学反思2014-12-01
- 七年级新目标英语教学反思2014-12-01
- 八年级新目标英语教学反思2014-12-01
- 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教学反思2014-11-29
- 上一篇:又是一节英语课
- 下一篇:教知识,先教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