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登山》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品质。
2、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过程 :
1、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品质。
2、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整体把握。
1、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2、谁能把列宁和登山联系起来说一句话?(能不能把登山的原因补充进去,列宁在登山时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事?)
3、课文写了列宁几次走小路?
二、初读课文,谈谈收获。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中写列宁两次走小路的段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时间读完)
2、谈收获:你读懂了什么,了解了什么?(找三五个学生)
三、精读课文,读悟探究。
1、追问提出“路很险”的学生,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适当地补充介绍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引导学生读好第10、14段,通过读悟出险,表现出险。
(四人小组交流读,比较读,评价读等)
3、齐读第10、14、17段。(适当鼓励学生)
4、列宁第二次又是怎么走的呢?
(1)通过指导读第25段,品“毅然决然”。
(2)男生读第25段。
5、列宁这次登山有什么收获?
(借助课件,范读,指导学生读好第18、28段)
四、回归课题,总结延伸。
欣赏到壮丽的日出,体会到做人的方法,这些是列宁的收获,也是我们的收获,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把它记在心里,带到生活当中去。
14《登山》第二课时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14《登山》第二课时相关的教案:
-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案2015-06-03
- 《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6-02
-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6-02
-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听课记录2015-05-31
- 《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2015-05-28
- 《白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2015-05-28
-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2015-05-26
-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6
- 《夜莺的歌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6
- 《鸟的天堂》教案(第一课时)2015-05-23
- 《中彩那天》第一课时教学实录2015-05-23
-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2015-05-23
- 《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2
- 31、普罗米修斯(第一课时)2015-05-22
- 《全神贯注》一课时略读教学预设方案2015-05-21
- 《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1
- 《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0
- 颐和园教案第二课时2015-05-19
- 公开课《触摸春天》教案第一课时2015-05-19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学2015-05-19
-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导学案2015-05-13
-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2015-05-12
-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2015-05-12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二课时2015-05-11
- 上一篇:14《登山》第一课时
- 下一篇:15《西门豹》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