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5

时间:2014-02-03 09:14来源:网络整理点击:字体:[ ]
  

5.荷塘月色

朱自清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熟读课文,积累词语,背诵课文4、5、6段。

能力目标:

1、了解课文情景交融的特点,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格描写景物的方法。

2、体会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德育目标:

理解课文精巧的构思和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

2、情景交融的特点,运用修辞格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

1、理解文章开头第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教学方法】多媒体、结构教学法(驼峰突起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重点学习课文第4、5段,赏析景物描写,学习运用各种修辞格描写景物的方法,品味、揣摩词语。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新课: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教授,在极为贫困的情况下,他自己一身重病,但宁愿饿死,也不去领取美国的“救济粮”,他以对生命的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于外侮的铮铮铁骨,他以对权贵的蔑视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伟岸人格。毛泽东同志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是谁呢?他,就是著名的美文家朱自清先生。朱自清先生不仅有铁骨,是个有骨气的人,他的高尚品格就如同周敦颐笔下的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同时饱含柔情,他的笔下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

二、复习旧知识、作者简介: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有《春》、《背影》,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学们对他的生平经历还知道些什么?大家回忆一下有关他的一些情况: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祖籍浙江绍兴。朱自清出身小官宦之家,其父朱鸿钧一生在多个地方先后做些小官,他不希望子女如他一样宦海浮沉,希望在学问上有所成就,于是给长子取名“自华”,取苏轼“腹中诗书气自华”之意。朱自清不负父望,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他1898年出生在江苏东海县,只是从1903年5岁起随家便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而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蔡元培、王羲之、秋瑾等名人的绍兴。朱自清是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文学研究会成员。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他为什么要改名“自清”呢?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失业四十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须读两年才能考本科。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没有读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直接报考本科。由于家庭变故,朱自清经历了人情冷暖,目睹了社会黑暗,觉得一个人光有满腹经纶是不够的,还要考虑如何为人处世,尤其是面对污浊的社会应该持一种什么态度。所以在父亲去世奔丧回京后,即改名“自清”,清与浊相对,“自清”就是不浊,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感到特别亲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1920年他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做了5年的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和为人极受中学生欢迎和敬重。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人们的深深的敬意!

他的著作有《朱自清全集》。有些诗作和散文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未来的期待。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炼、文笔秀丽著称。郁达夫在《现代散文导论》中曾说:“朱自清虽则是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对于朱自清,大家应当记住他的这四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毛泽东同志曾高度称赞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源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对世情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及朴素、忠厚、平淡、刚正的性格。

因此,读朱自清的散文是一种美的享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朱自清先生写于1927年的一篇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看看作者是怎样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荷塘月色”美景的。

三、 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四、 主体部分的景物描写:

1、解题引出: 

由题目《荷塘月色》可以知道,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它包含着两部分的内容:荷塘和月色。

大家速读课文,并找出描写这两景的段落。(第四、五自然段)。下面让我们先学习这两个段落。

2、讲授新课: 

这两个段落作者分别为我们描绘了什么画面?(月下荷塘、荷塘月色)

1)分析第4段:

一篇抒情写景散文,既写景,又抒情,必须借助恰当得体的语言来沟通。那么,作者在描写荷

塘的时候,具体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我们首先欣赏这一段的图景朗读,一边欣赏,一边思考这些问题。

播放图景朗读。

    作者在描写荷塘的时候,具体写了哪些景物?(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池水)

    分组讨论: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时,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用曲线标出比喻句,并用重点号标出本体和喻体,体会在文段中的作用。

    荷叶: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弥望”一词写出荷叶的什么特点?多)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唐代诗人杨万里描写荷叶的一句诗是什么?接天莲叶无穷碧。)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田田”与“层层”这两个叠词,叠词即音韵相同的词语连续运用。“田田”与“层层”这两个叠词写出荷叶的什么特点?密)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即亭亭玉立,形象高颀、修长。“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荷叶高出水面,大大的叶子微微下垂,弧度柔和,自然舒展着,有如舞女转动时的裙幅。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比喻荷叶的美好风姿。正因为“荷叶出水很高”,才让人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从而表现荷叶的体态美、动态美。

    小结:作者抓住荷叶多、密、高、美四个特点,运用了精当的叠词和比喻,表现了荷叶的什么特点?(再现了月下荷叶满目茂密的特点和绰约风姿。)

    荷花: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零星)着些白花,(用满池荷花映衬零星的荷花,正因为“零落”,故而叶多花少,用“点缀”一词,正是绿叶多白花少的衬托。使白花更加醒目显眼,这是从数量上表现荷叶醒目显眼的特点。)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袅娜”和“羞涩”的位置能不能互换?为什么?不能。“袅娜”本指草木细长柔软的样子,后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这里用了拟人手法写荷花饱满盛开时轻盈柔美、柔媚的姿态。“羞涩”意思是难为情,态度不自然,专写人的情态,在文中同样用拟人手法写出荷花的骨朵羞答答,不好意思,含苞待放时娇羞妩媚的神态。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作者用拟人手法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倾注其间,赋予荷花以生命活力和感情,写出了荷花的神韵,逼真自然地引起人们许多联想。)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这里借用其亮,夜色中的暗色调的背景之下白花似明珠般亮丽柔和,再加上“粒粒”,写出荷花的晶莹剔透。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这里借用其白花在绿叶丛中隐约闪烁着的动态,表明作者在行走,叶多花少,花就有了时隐时现、闪动如星的特点。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这里把水面的白荷写得极为标致、光鲜美好妩媚。这三个比喻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色彩,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光华,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那么,这个比喻属于哪一种类型?博喻。博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喻连用共同描述同一个事物的修辞方法。也就是说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连续描写本体的比喻。本文写点缀“层层的叶子”的荷花时连续用“明珠、星星、美人”来比喻荷花,非常准确、生动。博喻的几个喻体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描写本体的特征。例如:朱自清《春》中也有一个例子:“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荒地老。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陆定一《老山界》中的“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象春蚕在咀嚼桑叶,象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象山泉在呜咽,象波涛在澎湃。”这是从不同的层次来说明深夜听到的各种声响。)

小结:作者抓住月下荷花稀少、体态柔美、神态娇羞、色泽晶莹、光华明暗、质地光洁六个特点,运用映衬、拟人、比喻(博喻)等修辞手法,将淡月清辉下白荷花那妍媚多姿的神韵全写尽了。

荷香: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通感”,又叫“移觉”,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即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移植到乙类感官上。钱钟书说通感就是指 “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 “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大家请看下面这些例子,“我可以继续举出许多例子,直到读者发腻为止。”“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理,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在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还有“她唱的歌真甜!”歌——听觉感受;甜——味觉感受。)

小结:作者抓住荷香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特点,运用比喻和通感手法,表现了荷香的神奇清淡,烘托出月夜的优雅和宁静。

荷波: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作者非常善于捕捉刹那间的动感。“闪电”这个比喻说明微风过处叶动花颤,再加上“霎时”一词,准确地表达出荷波传递快、神速的细微情状,使原本静止的画面〈叶、花、香〉动了起来。荷叶是没有肩的,但作者却把荷叶写成“肩并肩密密地挨着”,一个“肩并肩”,采用拟人手法使荷叶具有了人的特点,微风过处,荷叶在风中错落起伏,形成了水线,对此,作者把它比喻成了“一道凝碧的波痕”,一个“波”字,那条起伏的颤动的水线显得多么形象!前面加上摹色“凝碧”一词,这样,有色有形,那荷叶摇曳多姿的美好形象便活脱脱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小结:作者抓住荷波传递快,颜色美的特点,采用比喻、拟人手法,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

池水(荷韵):

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小结:作者抓住池水静默无声的特点,用叠字和拟人手法,表现水与花叶相映成趣,流水使叶子有了更柔更美的姿态,而叶子的风姿也显示了流水的脉脉柔情。

总结:

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荷叶、荷花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三个角度来描写月下荷塘。那么,作者写这些景物,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由静而动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来写的。这段文字写得形、味、色、声俱全,动静相宜,虚实相应。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月下荷塘的什么特点?淡雅静美。

齐读第四段

2)分析第五段

这一段与第四段所写景物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荷塘月色。这一段着力写月色,月色本是难写

之景,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播放图景朗读。

    一提起月色,就会想起李白的《静夜思》,齐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把月光比作霜色,而本文比作流水,月光是静的、柔和的,流水是动的,这是以动写静。两者的相似点是:月光照下来与水向下流相似——恬静清幽,刻画了月光流动而明净的样子。

    这一段跟第四段比较,在写法上特别是用词上有什么不同?找出1——3句中的动词,体会其表现力。(泻、浮、洗、笼)

    将这些动词与括号里的词作比较,说明它们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

    泻(照、淌)  浮(升、飘)  洗(浸)    笼(罩)

    “泻”字扣紧了“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范围广,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显得生动活泼。再加止“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无声响的幽静幽美。而“照”字是照射之意,范围窄,虽也可写月光,但结合语境,与“静静地”、“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了和谐感,也无动感,有点呆板,显得不灵泛。表达效果欠佳。“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作者用“泻”字主要写出月光的特点。

    “浮”字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准确地表达出雾的轻柔、轻飘状态,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生动地再现了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突出静态美。(“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而“升”字只给人腾空而起的印象,不能刻画出雾的轻柔,不能妥贴地刻画雾“薄薄”的形貌。“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一个“浮”字主要写出月雾的特点。

    “洗”字形象地写出叶子和花鲜润和乳白的色调,突出花、叶在月色沐浴下一尘不染、脱俗、光洁照人的特点,照应了上文中的“出浴的美人”,而“浸”则没有这种效果。

    “笼”字表现出月光照射下的叶和花朦胧而又不可捉摸的特点。杜牧《泊秦淮》中的“烟笼寒水月笼纱”,两个“笼”字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另外,“自在飞花轻似梦”,也刻画出月光的朦胧。

金志华的点评:“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选自《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

    这里写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花叶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荷叶、荷花在月光下的状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薄薄的青雾。给人一种洁白而鲜艳欲滴的感觉;梦的本体又是什么?叶子和花。表现了月光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容,这是虚拟,但虚中有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虚实为用,写出一种勾人心魄的意境。

前面我们说了,这一段作者着力写月色,那么既然是写“月色”,为什么这里仍在写荷叶、荷花呢?这是采用了什么写法?侧面描写、反衬。

月色难以捉摸,又是单调的,难以直接描摹,因此,要把“月色”写透,必须借助其他景物,从不同角度侧面描写“月色”,使难被动局面之景如在目前。这跟老舍笔下通过树摇叶落、沙灰飞扬来写无形的“风”,道理是相通的。所以文章这里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是通过叶、花的安谧、恬静反衬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单写月光比较单调,于是作者又着力摹写月的投影(月影),大家找出描写月影的句子,圈出运用得准确生动的形容词。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参差”是长短、高低、大小不齐的意思。“斑驳”的原意是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指影子深浅不一。灌木株距密,枝干不分明,所以用“参差”、“斑驳”写其黑影,显示了黑影的长短不齐,浓淡相宜,描绘明确恰切,给人以美感;杨柳——稀疏的倩影,说明距宽,如改为“乱七八糟”,则不能给人以美感。“黑影”、“倩影”形象准确地写出灌木丛和杨柳的不同形象;这些影又像“画”在荷叶上,“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能否换为“印”字?为什么?“画”,写出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而“印”是一种机械的动作,没有回味的余地,也不能透露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里写“黑影”、“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落下来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的轻盈荡漾,把岸边树、塘中荷连结在一起,构成了美丽而繁杂的图案,在其衬映下,使荷塘更显得风情绰约。

最后作者是如何写光影的?(即月的光华与阴影)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本体——月色;喻体——名曲;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相似点:和谐;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我们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那么这里的“不均匀”与“和谐”是否自相矛盾?不矛盾。为什么?“月色不均匀”是写荷塘上的月色明暗不一,“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是说月的光华与阴影的搭配恰到好处,十分协调,如同高低强弱不同的单音组成了和谐的旋律。比方五味不同,却可以“五味调和”;个性不同,却可以组成和睦的家庭。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酣眠”和“小睡”分别指什么?“酣眠”本义是熟睡,在文中的特定意思是指“月光朗照”;“小睡”本指短时间的睡眠,在文中的特定意思是指月光不能朗照,即透过一层淡淡的云而照下来的月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朗照固然很好,朦朦胧胧也别有风味。大家应该注意,理解词语,必须准确地把握它们的语境义,只有结合语境义去揣摩,才能把握词语在文中特定的含义。

小结: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写出荷塘月色朦胧柔和的特点。 

齐读第五段。

3)总结: 

    文章的第四、五两段,作者抓住了景物淡雅静美、朦胧柔和的特点,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来加以表现,用词也用得非常精当,这些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五、 布置作业 :

背诵第四、五段。

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文章文眼,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教学步骤 :

一、检查复习旧课: 

     齐背课文第四、五段。

二、讲授新课:

    由上一节课对第四、五两段写景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写荷塘和月色不是孤立地描写两种景,而是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它们在作者的眼里是淡雅的、静美的、朦胧的、和谐的,它们不同于我们平日见到的写荷花文章中的浓艳明丽,给人舒畅的感觉。清代大文学家王国维说过这么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作者描写这么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美景图,到底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为何显得如相的淡雅和朦胧呢?

    默读课文第1段,找出能贯穿全文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开门见山提出文眼,引起读者的注意,定下了文章的基调。(电脑解说)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作者心里颇不平静呢?

三、介绍背景:(电脑解说)

    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中国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哪里走》)原因是什么呢?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即家庭需要他的支持,“还是暂时超然为好”,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正直的知识分子,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中他表白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由此可见作者当时的处境是很艰难的,内心是想“超然”,而又想“挣扎”,一方面对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不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制造白色恐怖的黑暗现实不满,有强烈的正义感,不愿与恶势力同流合污,向往洁净、自由、美好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没有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不愿投身革命,希望有所作为的热情与无从选择的痛苦,内心充满着矛盾、惶惑、凄苦之情。

    由于心里颇不平静,因此为了散心,为了排解内心的这种苦闷、忧愁,作者很自然地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要等夜深人静之时踏着月光去游荷塘。

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 “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有何作用?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第一段点明颇不平静的的心情,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写静静谧的环境和自己在这种环境中独处的心境,创造出孤寂的氛围,一开头就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这一段也交代了作者是如何领起荷塘月色的。这是文章的作用。 

    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 “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淡淡的哀愁。)

作者由想起荷塘到沿小径漫步,走向荷塘,在第二段给我们勾勒了荷塘的轮廓:曲折的小煤屑路、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树,路上阴森森的,淡淡的月光,由实到虚,既简括地总写荷塘周围的情景,渲染出一种寂寞的氛围,又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说明作者此时还未从不宁静中解脱出来,心情还处于烦乱之中,在淡淡的月光下,有着淡淡的哀愁。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第三段作者直抒胸臆,抒发了独处月下的感受和对美景的爱的感情。那么,文段中哪些句子写出作者独处月下的感受,哪些句子写出对荷塘美景的爱的感情?大家找出来加以说明。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中的“热闹”与“冷静”、“群居”与“独处”形成对比,曲折委婉地表示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为不被人理解而产生的淡淡的哀愁。

   “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便觉”只是主观感受,这“自由的人”的片刻感觉与“平常的自己”有着差距的矛盾,说明作者想躲开恼人的凡世,求得短暂的安宁。

    “这是独处的妙处。”对“晚上独处”的陶醉,正是对“白天”尘嚣的不满,暗示出“不宁静”的社会原因。

    这一段抒发了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披露了文章开头“心里颇不平静”的原因,表示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写出对荷塘美景的爱的感情的句子是:“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且”是“姑且”、“暂且”的意思,表明作者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借片刻的逍遥自在来排遣心中的“不宁静”,这时给作者带来难得的兴致和暂时的欣慰。这一句话可见作者的感情起了变化,上文先前是潜藏在心底很难倾吐的淡淡的哀愁,这里流露出作者从压抑不自由中暂得宽裕,欣赏月色的淡淡的喜悦。这种淡淡的哀愁中夹杂着淡淡的喜悦,反映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所以这一段是作者由现实归于虚无,得到暂时超脱的过程。作为一个具有进步民主思想的自由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在面临社会大变革的形势下,既渴望对社会有所作为,又难以选择要走的道路,只能身不由已地踱入“另一个世界里”,求得“冷静”与“独处”的学者生涯。在这个“另一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但在当时的年代,当时的环境里,所谓的“另一世界”只能是朱自清先生及其相似者不可企及的幻想与梦境,他仍不能摆脱处于时代中心的“热闹”的“群居”生活的蛊惑。

    美学理论指出:一个人的审美心境支配了一个人的审美情趣。正是这种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给优美的荷塘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纱,染上了不同于一般的色彩。作者笔下这么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美景图,所蕴含的就是这种思想感情。作者所描绘的这些淡雅、安谧、柔和的景物,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那么,作者能否真正排解开心中的忧愁?朗读第6段,找出关键语句,细加体味。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怅然落寞的愁绪,解不开,排不去。

这一段明为写景,实际上是朱自清先生内心的独白:作者在求得片刻的安逸与解脱之后,又不得不回到严酷的现实。荷塘四周有哪些景物?

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围住(可见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特点)

树色阴阴、杨柳丰姿(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点面结合)

远山:隐隐约约、只有些大意

灯光:没精打采,是渴睡人的眼(比喻树缝里漏下来的一两点路灯光的暗淡微弱,平中见奇)

蝉声蛙声:对比描写,以动衬静,更显月夜之静。古诗句“鸟鸣山更幽,蝉噪林愈静”。生活中夜深狗吠更显得环境幽静。

描写景物的顺序:由近(树)到远(山)、由静(树、山)到动(蝉蛙)。作者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描写。观察点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的地方。

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

在作者笔下,荷塘四周的景色是阴郁、幽静、宁静、深远的,这些都反映了朱自清先生在社会动荡时期,既渴望中国能有出路,自己能有所作为,同时又对尖锐对立的两方认识不清、无所适从的困惑与痛苦。现实逼迫他做出选择,但却无法做出选择,因此,朱自清先生只能效法古人“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明训,转而寻求逃避之道,反映到文中,便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的慨叹。作者的情绪由观赏、沉醉于月下荷塘与塘上月色的美景时产生的淡淡的喜悦又转为因荷塘周围阴郁、幽静的景观和蝉噪蛙鸣导致心绪繁乱,顿生苦闷,难忘哀愁,颇不宁静的思想感情,再一次透露出淡淡的哀愁。

这一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说是石破天惊,道出情感的症结,即文章真正的情结。“我什么样也没有”既是作者“什么都可以不想”的东西,更是作者挥之不去、不得摆脱,而深深压抑埋藏在心灵底蕴中的东西,一经情景触动,便喷涌而出了。所以说,“我什么也没有”是“心里颇不宁静”的源头,是本文的主旨中心句。这一主旨中心句正是当时知识分子人生处境和愁苦心灵的真实写照,是如今称之为“失落感”的东西。处在当时那种风云变幻、国运未卜的岁月,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既无财产基业的依托,又无豪门权力的依傍,就连自己人生生活命运与前途都难以把握,唯有一身文化知识可资凭借,但此时此刻,知识又价值几何?于是作者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呼喊!如果说鲁迅先生的“救救孩子”是现代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呐喊的话,那么可以说,朱自清先生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现代知识分子的又一声呼号。虽然这一呼号是平静的,但内心却浸润着一种理性精神。本文是一篇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优秀散文,文眼“颇不宁静”与主旨中心句“我什么也没有”是散文中由情感与游踪交织成的线索上的两个相互照应的情结点。这两个情结点一表一里、一外一内、一前一后,相互照应与辉映,将作者的真情实感宣泄出来。

作者在此再次表达苦闷、彷徨的心理,这样写的目的是:以景带情,情与境谐,呼应开头.

文章最后作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 “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作者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什么? 作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没有。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何特点?首尾呼应。

文章的开头写“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的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结尾写“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这些写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孤独与哀愁。

我的心里这样不宁静,这样苦闷彷徨,而妻并不理解我的苦闷及其心理起伏,只会照常带小孩,哼眠歌;在我渴望渲泄的时候,却没有知音与我共鸣,我只好移情于自然。夜游荷塘,无非想排解苦闷,借景消愁,欲使“颇不宁静”的心理宁静下来。荷香月色美景只使我得到片刻的宁静,但这宁静是暂时的,最后不得不回归现实。我心存侥幸,也许妻会对我今晚的举止有所深究,谁知这现实变成“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我”更加苦闷了。“我”到荷塘散步,心情由“不宁静”到“暂时的宁静”,再到“不宁静”,妻却漠不关心,形同陌路人,以至于从“哼着眠歌”到“睡熟好久了”,连妻都不理解我的苦闷,可见作者的苦闷之深,哀愁之浓!

小结:

综观全文,作者内心的不平静和环境的静美相反相成,轻淡朦胧的景色和淡淡的喜悦和哀愁融为一体,作者的感情是波澜起伏的,暂时超脱的淡淡的喜悦和无法解脱的淡淡的哀愁交织在一起,构成全文的基调,感情变化非常微妙。

四.全文线索:(电脑解说)

一路行来,伫立观望,以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变化为经,以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为纬来构思全文,所以思想感情的变化是本文的线索。

五.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写月光与写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描写交错,抒情与写景交融,形成一幅素淡、朦胧、静美的画面,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抒发了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六.简评作者的思想:

也许有些同学会想,作者这种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不敢正视淋漓的鲜血”,而寄情于风月山水之中的思想,会不会太消极了?作者这种回避现实的思想应该说是消极的。但是能否据此说他不爱国呢?不能。从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这一点来看,他还是有爱国倾向的,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朱自清先生后来为什么宁死也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的原因,而最终成为一名坚强的民主战士。在当前,我们也应象作者一样爱国,具有崇高的人格。

七.布置作业 :

以《秋天的色彩》为题,运用通感手法向一位先天性的成年盲人介绍秋天大自然丰富的色彩。

要求:1、写色彩要结合具体的自然景物,不可抽象地介绍颜色。

2、不得少于三种色彩。

3、400字左右。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5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