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时间:2013-12-09 11:44来源:学友整理点击:字体:[ ]

 

摘要  本文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甲“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模式,着重探讨探究性学习方式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践、运用,并分别从四方面进行论述,阐明探究性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改进学生学习方式韵重要意义。

 

关键词    求异思维  比较阅读  体验情感  基本模式

 

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地局面,促进学生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实现教育方法从“粉笔+讲解”向最大艰度的学生参与转变,是当前语文教学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把课堂教学过程 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呢?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作了大胆的尝试。

 

一、课堂教学中学会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发出自己的调子,要想让那颗心与我的话相呼应,就得使我自己能和上这根弦的调门。可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课堂提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鼓励学生质疑。课堂提问本来就是一种双向交流,学生有被提问的可能,更有向教师提问请求解答的权利。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往往就是他们在知识理解和运用上的疑点,是教师备课时顾及不到之所在。通过教师解答或组织学生讨论,就能使学生豁然开朗,弥补教师讲解的不足。有时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可能是经过认真思索的高水准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启发引导,就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充分肯定与鼓励。我在教学中尝试使用问题探究法进行阅读教学,所谓问题探究法,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提出的问题,或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提出问题需要借助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辐射思维,它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沿着多种方向去探寻方法、途径,去求取更多、更新的答案的思维方法。求异思维的特点是不因循传统,不墨守成规,打破心理定势,摆脱旧的联系,多方向,多角度,“海阔天空”般地求新求异,尽量多的找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答案。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一篇文章的主题意蕴,是指导学生走上探究式学习的一个重要的起步阶段。例如,传统的观点都认为《古代英雄的石像》这篇童话表达的是石块们追求平等、真实,有意义的生活的理想,同时也讽刺了象石像那样骄傲自大、脱离群众的人。但是,如果我们把那些做了台子的石块们所表达的那种不平衡的心理作为批判对象的话。我们就会对英雄石像的倒掉象那位雕刻家一样痛心不已:英雄没有了,这是一个令人沉痛的事实!在人们的生活日趋平庸化、庸俗化的社会里,在这个缺乏英雄人物的社会里,我们是不是应该为那种追求庸俗的“平等主义”的思想感到悲哀?那些作为台子的石块们丝毫没有甘当人梯的精神,总以为给别人“垫底”是受罪,这种思想与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相比,显得多么渺小和令人生厌!正如郁达夫在悼念鲁迅时所说的:一个没有英雄人物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一个有了英雄人物而不知爱惜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奴隶之邦。雕刻家在倒掉的英雄石像旁的痛哭,大约也是为此吧!我们希望英雄人物的出现,更希望有众多的石块们愿意为英雄人物的屹立“垫底”;只有英雄辈出的民族,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对初中生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方面,是一种行之有效韵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想、独立个性的一种好方法。这种“课堂探究性学习”模式,不同于一般的师问生答的启发式教学,而是教师把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归纳整合为对课文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再反馈给学生。

 

二、比较阅读中应用探究

 

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愿望。”由此可见,兴趣是实验教学推动学生探究知识的一种兴奋剂。教学时,教师应以教材为载体,及时抓住学生心理,利用兴趣去点燃学生探究的热情,激发、诱导学生尽快地进入一种好奇、渴盼、急不可耐的热情境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如学习鲁迅的《故乡》,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读课文,然后将课文中的难点或疑点提出来。经仔细研读,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教师则根据教学目标 ,筛选出诸如“闰土前后性格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杨二嫂为何从‘豆腐西施’变为‘圆规’?”“‘我’为何两次在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然后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开展讨论,找依据回答问题。这种在比较中探究学习的关键是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中心,以讨论为交流方式,以陈述观点说出理由为要求,以强化思维为训练程序,让课堂上每一位学习者(包括教师)都成为研究者。又如在教《水调歌头》和《醉花阴》这两首宋词时,可引导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两首词,同是思念词,但他们有没有什么不同呢?”通过探究,明白了这两首词虽同是思念词,但作者的感情基调不同,前一首表现的是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积极的感情;后一首表现的是一种伤感、愁闷的情绪,有一些消极之感。在类比中找出其细微差别,探究原因,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多余的讲授和不着边际的指导,从时间上确保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创新写作中运用探究

 

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阶段目标提到:七到九年级“写作感情要真挚”“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儿子的要求是:“力求有创意”“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养成观察、积累、思考和多写多改的习惯”;《考试说明》要求“思想健康,感情真挚”“有个性特征”。可见作文教学的要求很高,作文教学至今依然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痛,平时学生能对一道理化题刨根问底,乐此不疲,却对语文课后练习的作文题视若无睹,不闻不问。写作文学生唉声叹气,愁眉苦脸,“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破钢笔杆”,作文收上来,千篇一律,形同克隆,“写作难,难于上青天。”要改变现状,必须加强研究性写作教学。概括地说,就是要打破时限,拓展空间,交流情感,创新思维。

打破时限——“人的知识百分之九十是通过观察获取的。”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开阔视野,同时,我们可以有重点地抓住事物的发展顺序来进行写作,布鲁姆把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看作智慧的三要素。人们把观察力看作是智慧的窗户。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习惯,提高认真、有序、准确地观察事物的能力,这需要时间;写作需要积累丰富的材料,需要有感而发,材料需要发酵,感受需要酝酿。可见,时间有助于探究性写作实践。

拓展空间——古代的徐霞客、现代的三毛、当代的余秋雨、英国的毛姆、美国的海明威,乃至孔老夫子,他们都是在行走中传播文化,“走进西藏”、  “解读云南”、  “走马黄河”和近日的“游牧新疆”都是作家“用脚写作”的新名目……时代的文学走到今天,由中国青年出版社用四个大字概括了这种形式,并且昭昭然举起了一面大旗——“行走文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斋文化己受到责难,写作要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写作要还原为生活的原生态的东西,需要拓展空间,用心探究生活。    ,

   交流情感——如果说限时作文注重考察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突出的是智商的话,那么可以说研究性写作,更注重情感的交流,情商的培养。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没有情感这种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狄德罗语)这便是以情动人。但要真能“打动人心”,决非易事。矫揉造作之情令人反感,乔装粉饰之情使人厌恶,无病呻吟之情让人恶心,惟有真情实感才能起到“或叫人开怀大笑,或令人掩卷沉思,或使人泪流满面,或让人撕肝裂肺……”的艺术效果。反之,没有真实情感,便没有情感个性;没有情感个性,便无所谓作文创新。情感交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单向交流,双向交流,多向交流,;有人际交流,有人与自然的交流,有自我交流(内心独自);有写作前的情绪感染,有写作中体味感动,有写作后的分享沟通。只有注重情感的交流,才能写得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创新思维——传统的作文教学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为阵地,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新欲望。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二流人才的分水岭。”这些论述表明创造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品质。创新精神在作文教学中体现为学生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让他们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内容来。研究性写作可以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增强写作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真正实现课程的宗旨,开发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特点的新型课程。

 

四、欣赏名著中善于探究

 

欣赏名著主要是指研读文学作品,要求师生扣住人物形象、文学语言、艺术技巧来探究学习。如一位高中教师在上《雷雨》时,就着重和同学们探讨周朴园的性格,大多学生认为他是一个极端自私、虚伪、冷酷无情的人。有位同学却大胆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那么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呢?”大家联系看过的电影、电视,或者剧本,甚至相关的文学评论文章,反复思考,并交换个人意见。最后有一位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周朴园本身就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他年轻时与鲁侍萍的相爱,本是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伟大爱情的表现。如今他这般冷酷是受环境所迫。他仍然保留着侍萍留给他的旧衣物、相片,可见他残酷的背后还保留着一丝对年轻时的爱情的留恋。他本性是善良的,却被封建制度所毒害,在他心灵的深处还是爱侍萍的。”学习这类课文,就可采用课内向课外拓展、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古典名著的积极性,扩大阅读量。有人说没有名著的民族是可悲的,它意味着文明的短暂和浅薄,但拥有名著却远离名著更是可悲,它意味着自动远离高尚和不朽。有家长高兴地说,以前怎么劝都不肯读那些大部头名著,现在为了探究能主动把《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翻上一遍又一遍。探究性语文学习就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也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彼此表达与交流等实践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五、情感体验中渗透探究

 

学生的思维之舟由自主确定的探究目标引入航道后,其阅读便进入了感悟性阶段,即敏锐地捕捉信息、联系旧知识紧紧追思、结合文境循序探寻,体味文句蕴涵的跳荡情感,在大脑中变平面文字为立体的形象、美妙的意境、鲜活动感的画面。在这中间学生思维的尝试和叩问,则需要教师含而不露,给予适时、适度、适量的点拨,让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幡然顿悟,成功跃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阔境界。语文不同其他的学科,它是一门社会性、人文性的学科,无论是从语言和文学的角度,还是从文化和信息的角度,都得要求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去进入研究的状态,去感受所学习的内容的存在。只有让学生进入体验状态,学生才有可能获得对语言的敏感,才有可能得到对语文某一领域的感悟甚至顿悟。比如上完莫拍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以后,学生在分析菲利普失妇的人物形象时,总是认为他们冷酷无情、贪婪势利、爱慕虚荣,但是如果我们让学生设身处地为他们想斗下,感受一下她的处境,再跟现实中的一些人比较一下,就会发现菲利普夫妇其实也是很不容易,为什么这样说呢?学生马上从课本里找到了许多信息,说明他们也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难道我们没有吗厂这又怎能一刀切说他们的不是呢?可见,本文的主题也有对小人物生活的艰辛的同情。这样一分析,学生对人物的感受就不会那样简单了。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一千今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意思。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启亮认为,在经历了一个教育过程后,无论结果是否达到,实际上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结果,是无形而珍贵的结果。什么是素质?这个结果就是素质。在很多情况下,教育的结果还没出现,但过程已经存在,在此过程中,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主动性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素质的变化,这理应是我们教育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大胆的尝试、探索和创新,不断地积累、总结和交流取得的成功经验,使探究教学模式日趋合理和完善。

 

 

 

 

 

参考文献:    -

①唐晓杰等《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6第

一版  P5

②赵福祺李莞  《语文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第一版  P16、P31-34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