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建议
1.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列代数式。
难点:弄清楚语句中各数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2.本节知识结构:
本小节是在前面代数式概念引出之后,具体讲述如何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出来。课文先进一步说明代数式的概念,然后通过由易到难的三组例子介绍列代数式的方法。
3.重点、难点分析:
列代数式实质是实现从基本数量关系的语言表述到代数式的一种转化。列代数式首先要弄清语句中各种数量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然后把各种数量用适当的字母来表示,最后再把数及字母用适当的运算符号连接起来,从而列出代数式。
如:用代数式表示:比 的2倍大2的数。
分析 本题属于“…比…多(大)…或…比…少(小)”的类型,首先要抓住这几个关键词。然后从中找出谁是大数,谁是小数,谁是差。比的2倍大2的数换个方式叙述为所求的数比的2倍大2。大和比前边的量,即所求的数为大数,那么比和大之间量,即 的2倍则为小数,大后边的量2即为差。所以本小题是已知小数和差求大数。因为大数=小数+差,所以所求的数为:2 +2.
4.列代数式应注意的问题:
(1)要分清语言叙述中关键词语的意义,理清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如要注意题中的“大”,“小”,“增加”,“减少”,“倍”,“倒数”,“几分之几”等词语与代数式中的加,减,乘,除的运算间的关系。
(2)弄清运算顺序和括号的使用。一般按“先读先写”的原则列代数式。
(3)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写在前面,乘号省略不写,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省略不写。
(4)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时,用分数线表示。
5.教法建议:
列代数式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不容易掌握,这样老师在上课时,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本质,弄清语句中各种数量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然后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使学生能够正确列出代数式。
<<列代数式>>
和教学建议相关的教案:
- 从生活中选材不要忽视它的数学价值—2015-03-24
- 2.2数轴教学设计2015-03-22
- 《平行线特征》一节教学实录2014-11-24
- “立体图形的翻折”教学案例2014-11-24
- “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教2014-11-21
- 《可能性》一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2014-11-21
- 《生活中的估算》教学实践与反思2014-11-19
- 《统计》教学设计2014-11-17
- 《位置的确定》教学案例2014-11-17
- 《一定摸到红球吗》一课的教学片段与2014-11-11
- “认识钟表”教学实录2014-11-11
- “前后”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2014-11-11
- 改革口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2014-11-11
- 《名数的改写》片断教学及评析2014-11-10
- 教学案例2014-11-10
- “高矮长短”教学设计与评析2014-11-10
-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思路、教学设计2014-11-08
- 相似三角形 教学设计-12014-11-08
- 初中数学第五章《数据的收集》教学感2014-11-06
- “按两个差求未知量的应用题”教学设2014-10-31
-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堂教学生命力的再2014-10-31
- 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 教学设计-12014-10-31
- 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 教学设计-22014-10-28
- 平行线及平行公理 教学设计方案(一201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