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ǖe、er教学后记
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比较多,设计面比较广,从复习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入手,引出特别韵母er的教学,再通过对比练习、组词练习等环节,使得读的教学比较扎实、有效。可是在学习儿歌、认识生字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读得热热闹闹,说得有板有眼,但单独识字时,又有许多小朋友卡了壳。
分析原因,可能是:
1、识字过程的设计缺乏趣味性。如果能结合学生的兴趣重新设计,学生的体验会更深,认字的效果会更好。可以这样试试:请大家拼读“dié”,“你们会叠什么?”以此引出句子“课后,大家一起叠飞机、做贴画、捏泥娃娃,有趣极了。”在这里我觉得把拼音、句子还有生字教学整合起来效果会比较好的。再由叠飞机引出“飞机”这两个生字的教学,先问学生“你看见过飞机吗?飞机是什么样子的?”接着请大家自己到课本上找,小朋友除了叠飞机,还做了什么?在找的过程中其实在培养孩子自己阅读句子的能力。接着做猜一猜的游戏,学生拼老师出示的音节,然后把动作做出来,在做动作时,其实就是结合了课中操,满足了孩子动一动的愿望。这些活动也为后面做了铺垫。后面再设计句子的改写,“课后,大家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趣极了。”可以让孩子先自己说说课后还有哪些活动,然后四人小组说说,来填填这个句子。这样的效果会理想得多。
2、教师过于信任学生。部分学生识字量较大,已经认识了本课的每一个生字。认读生字时,他们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其他学生在他们的带领下,跟读很顺利,以致于我忽视了部分识字不多的学生,花时不多,一认而过,使得在单独抽查时有学生卡壳。今后,还是要多关注进度慢的学生,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效率。
ie、ǖe、er教学后记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ie、ǖe、er教学后记相关的教案:
-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2015-07-14
- 以读为本,读写结合——《小珊迪》教2015-07-14
-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2015-07-14
- 《野兔》教学反思2015-07-14
- 《盐的世界》教学反思2015-07-14
- 《天窗》教学反思2015-07-14
- 《菊》教学反思2015-07-14
- 初一语文《观舞记》的教学反思2015-07-14
- 《威尼斯小艇》教学反思2015-07-14
- 《镇定的女主人》教学反思2015-06-24
- 《生死相随的海鸥》教学反思2015-06-24
- 《鸟的天堂》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2015-06-24
- 《一座铜像》教学反思2015-06-24
- 《旅行家树》教学反思2015-06-24
- 《梅兰芳练功》教学反思2015-06-24
- 《我爱三峡》教学反思2015-06-24
- 《茉莉花》教学反思2015-06-24
-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2015-06-22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2015-06-22
- 《春雨》教学反思2015-06-22
- 《观潮》教学反思2015-06-22
-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2015-06-22
- 自然关照下的苏轼情怀──《赤壁赋》2015-06-22
- 《习作四》教学反思2015-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