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孩子真的不需要打吗?--一位美国专家的观点

时间:2013-08-10 08:14来源:教案辅导点击:字体:[ ]
 这曾经是我们祖祖辈辈都坚信应该使用的一种管教手段,只是近几十年才受到激烈的挑战。许多专家学者在著书立说时寻找理由证明应该放弃这一手段,虐待儿童的恶性事件曝光时新闻媒体几乎异口同声地谴责这一手段。那么,打孩子作为一种由来已久的管教手段,到底是否还有继续保留的价值?明智的态度是不顾孩子管教的复杂性一味谴责体罚,还是认真反省一下如何正确、适度地运用体罚?当今美国非常有影响的家庭问题专家詹姆斯杜博士是一位有勇气说真话的人,他在其享誉世界的少儿教育名著《杜博士孩子管理法则--寻找疼爱和管束之间的平衡》中表达了与许多学者不同的一种立场。

该书是为今天的年轻一代父母写作的、旨在全面总结人类世代相传的优秀家庭教育原则和方法的著作,它在这一总体框架之下也用一定的篇幅分析了体罚作为一种管教手段的特殊价值,说明了家庭就如何正确、适度地运用体罚。杜博士认为,人类有五条源远流长的优秀家庭教育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尊重。这不仅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父母正确教育孩子的基础。如果父母不能对孩子进行一定程度的体罚,当孩子公然对抗和挑衅父母的权威时,父母就没有直接、有效的手段,孩子就有可能成为小独裁者和终生的叛逆者。父母通过给孩子一点痛苦来教育孩子,可以向孩子传递其他时间无法表达的口头和非口头信息。“父母展示权威而获得尊重的过程与其他任何过程都不一样,孩子在当初的泪水消散之后往往会表现出对父母的爱。”

那么,应如何正确地运用体罚呢?杜博士在这方面的论述非常值得注意。例如,他反复强调不能使用过度的体罚,相反,少量的痛苦对于软化孩子的叛逆精神可以发挥持久的影响(但也必须有足够的份量让孩子流出真心的泪水)。再如,他说,没有任何理由打小于18个月的孩子,也不应该打已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大部分体罚应在六岁以前结束,此后逐渐减少,到12岁时完全停止。十几岁的孩子非常希望被当作成年人看待,体罚在这种年龄是最大的侮辱,他们有理由憎恨体罚,并且体罚也不奏效。又如,他建议不要用手打孩子,因为手应该是被用来表达爱的东西--去紧握、拥抱、轻拍和爱抚的。杜博士还说,高明的父母在打完孩子后会不失时机地抚慰孩子,给孩子阐明服从的理由,让惩罚有一个充满爱的结束。

为什么大部分体罚应在六岁以前结束?这不仅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自己的尊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然而经常被许多父母忽视的原理,那就是,婴幼儿和童年期是塑造孩子良好品行的关键时期。杜博士说,如果你的孩子在婴幼儿和童年期没有被调教好,进入青春期后实际上已很难挽回了。在这段时期如果体罚运用得当,对于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会非常有效,因为孩子在心理和情绪上变化很快,可塑性极强。体罚对有的孩子之所以不管用,不是因为体罚本身是一种无效的手段,而是因为运用上失误,例如,长期不规训孩子,然后在某一天突然使用这一规训手段,当然会引起孩子强烈的抵触情绪。根据我的体验和观察,我赞成杜博士的观点。或许有的孩子不需要体罚也能被教育好,但显然许多孩子都要用体罚这痛苦的措施来规训。例如,我小时候就非常任性,经常挨揍,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对我充满爱心的措施,使我少犯了许多错误,有助于我十多岁以后逐步走上奋发有为的道路。而我的一个表弟则与我载然相反,他似乎天生就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我姨父只给了他一个象征性的耳光--他18岁就大学毕业了。我认为,那些不加区别地反对体罚的人对孩子心理的理解是肤浅的,他们的主张充满了危险的放任主义倾向。

    孩子真的不需要打吗?--一位美国专家的观点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