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实录.
栾城中学 朱丽娟
教学目标 :能说出故事情节的内容和悲剧结局的社会意义。
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重点:故事情节梗概
人物形象和主题
教学过程 :
1导入
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悲剧的女性形象,如《氓》中的女主人公、《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窦娥冤》中的窦娥,《祝福》中的祥林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小翠 、婴宁等等。她们善良、勤劳,也具有反抗意识,却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为什么?
今天我们再随冯梦龙走进杜十娘的悲剧,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2检查预习
学生介绍作家作品,教师总结(见幻灯片一)
3明确重点:故事情节梗概人物形象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4学生读文,复述情节。(要求:用小标题概括)
(教师点击幻灯片三出示情节的组成部分:情投意合----用计赎身----中途被卖----怒沉宝箱,和各部分的电影画面剪辑)
如果我们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情节看成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话,那么情节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是颗圆润的珍珠。
5讨论问题,分析人物和主题
(教师点击幻灯片五)杜十娘为什么要攒百宝箱?为什么不在故事的开始就把百宝箱的秘密告诉李甲?又为什么要连百宝箱一起沉?假如没看到孙富,杜十娘和李甲会白头偕老吗?李甲为何抛弃杜十娘?他大悔痛哭是对杜十娘有真情吗?为什么文章末写李甲重病,孙富暴死?
(各小组开始讨论)
(学生代表发表讨论意见,教师指导总结)
质疑点: 作者在小说的结尾为何让杜十娘选择死亡,这样做值得吗? 哪个同学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学生活动)
同学们大都认为杜十娘的做法有点不值得,那么我们就给杜十娘另设一个结局如何?
拓展联想:(教师点击幻灯片八) 根据你的生活阅历、知识积淀,发挥想象,给杜十娘另设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局。(学生思考,讨论。学生①归依佛门,学生②和李甲从归与好,学生③嫁于他人)
同学们设计出很多拯救方案,想把杜十娘从死亡的悬崖边拉过来,足可以看出大家都是极富爱心的人,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让我们为自己喝彩!(学生鼓掌)
可是冯梦龙为何这么无情,杜十娘能想我们想象的那样幸福生活吗?(结合导入 语中的其他人物分析)教师点击幻灯片九——杜十娘人物形象中国封建史上,从来没把人当人看,更没把女人当作人看。她们未嫁要贞、夫死要节、遇暴要烈。从〈〈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到〈〈桔子红了〉〉中的秀禾,她们都为自己的幸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善良、勤劳,也具有反抗意识,却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根源是封建礼教和封建社会的存在。
(教师点击幻灯片十——鲁迅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6总结全文
(教师点击幻灯片十一)杜十娘本是风尘女子、京城名姬,但她不甘于做王孙公子的追欢取乐的玩物,而是费尽心思脱离那个火坑,但由于社会的原因,最后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她聪明美丽、热情真诚、心地善良、秉性纯厚、刚强坚毅、有胆有识,是反抗封建礼教和世俗观念的一个典型的妇女形象。杜十娘这样不仅外表是美的,内心更是美的女性形象。她们只不过为了追求“人“的完美,却毁灭了,此情此景你我的内心感到震撼。今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主人公笑声交织在一起,泪水汇流在一起,我深深的为大家的爱心所打动。让我们为生活在幸福的新社会而欣喜!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一个真、善、美的和谐社会!
作者邮箱: gongheshuo@yahoo.com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实录.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实录.相关的教案:
- 《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上)2015-01-14
- 《变色龙》教学实录22015-01-14
- 课堂实录:生动的人物描写 教学实录2015-01-14
- 在山的那边教学实录2015-01-12
- 和于漪老师一起学语文——《往事依依2015-01-12
- 《乡愁》教学实录2015-01-12
- 《少年闰土》教学实录及点评2015-01-10
- 《黄河颂》教学实录及点评2015-01-10
- 《夏天也是好天气》教学实录与评点2015-01-10
-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评析2015-01-07
-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实录及点评2015-01-07
- 《生命 生命》教学实录及点评2015-01-07
- 七年级上册《童趣》教学实录及点评2015-01-07
- 《失街亭》教学实录及点评2015-01-07
- 《蚂蚁和蝈蝈》教学实录及评析2015-01-07
- 《四个太阳》课堂教学实录2015-01-07
- 课堂教学实录2015-01-07
- 霍懋征《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评析2015-01-04
-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实录之一2015-01-04
- “教你学观察”教学实录2015-01-04
- 《写一首诗》教学实录2015-01-03
- 《荔枝》教学实录2015-01-03
- 第二册《蘑菇该奖给谁》教学实录与评2014-12-29
- 支玉恒教学实录——《乌鸦喝水》2014-12-24
- 上一篇:《秋水》教学实录.
- 下一篇:《我与地坛》教学实录(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