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黄豆宝宝变魔术
活动分析:
豆浆、豆制品,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和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教师主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都得到发展。如:在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时,教师运用了观察的方法,接着又比较和观察,使幼儿了解泡过和没泡过的黄豆的不同,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又运用电教手段丰富了幼儿的认知;最后,通过品尝豆制品,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吃豆制品。
2、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初步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3、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黄豆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知道豆浆的简单制作过程,并了解黄豆还可制成其它的豆制品。
活动准备:
课件、干湿两种黄豆人手一份、豆浆机、小杠子每人一个、录音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给幼儿介绍新朋友的形式,引出课题。
(二)、展开:
1、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课件中提出问题:观察黄豆宝宝长什么样的?
(2)、教师进一步引导:“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
什么形状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盒子里的黄豆宝宝。”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
2、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1)、利用课件提出问题:“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
一些,颜色浅一些。
3、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
(1)、利用课件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
(2)、现场制作豆浆。
4、在煮豆浆的同时让幼儿观看课件,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并丰富“豆制品”一词。
5、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三)、结束:
幼儿听音乐喝豆浆。
科学:黄豆宝宝变魔术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科学:黄豆宝宝变魔术相关的教案:
- 水果宝宝2015-04-22
- 蛋宝宝站起来2015-04-21
- 小班科学活动:黄豆宝宝变魔术2015-04-17
- 蛋宝宝站起来(科学)2015-04-11
- 小班常识教案:水果宝宝找朋友2015-04-06
- 小班科学教案:水果宝宝的聚会2015-04-01
- 小班科学活动:水果宝宝找妈妈2015-03-28
- 小班科学活动:宝宝杯2015-03-23
- "有趣的蛋宝宝"之:谁转得快2014-01-20
- 黄豆宝宝变魔术(科学)2013-08-10
- 科学活动:蛋宝宝2013-04-03
-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蛋宝宝"2013-01-06
- 帮水宝宝搬家2012-12-20
- 小班科学:蛋宝宝站起来2012-11-30
- 小班科学活动:蛋宝宝,站起来2012-10-31
- 幼儿园小班教案:蛋宝宝变魔术2012-10-13
- 小班常识活动《蛋宝宝》2012-10-06
- 小班科学:宝宝买服装2012-09-28
- 小班:有趣的鞋宝宝2012-09-25
- 电池宝宝(科学)2012-08-27
- 水宝宝搬家2012-07-25
- 小班科学案例:蛋宝宝2012-07-25
- 小班科学领域:水宝宝搬家2012-07-15
- 小班科学:球宝宝真神奇2012-07-02